三年級下冊《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滅吳平之戰的短文
吳平,福建詔安梅嶺人,早年從倭后自立山頭,發展至萬人,與倭寇互相勾結,橫行閩粵交界處。
四十三年夏,戚繼光、俞大猷基本殲滅閩、廣倭寇后,吳平孤立,降而復叛,招集亡命及海盜修造戰船百余艘,四、出掠劫,并攻擊明軍。戚繼光與俞大猷決定兩面夾擊,水陸并進,剿滅吳平。
四十四年春,戚繼光令傅應嘉率水師自浯嶼(今金門東)至梅嶺外海,自率陸軍自漳浦向梅嶺疾進。吳平從海上向廣東流竄。傅應嘉和廣東參將湯克寬率水師合擊吳平于大潭澳,擊沉賊船20余艘。吳平逃入閩粵交界的南澳島,筑城立營,不斷出掠沿海。
八月,戚家軍進至詔安地區。時俞大猷之廣東軍尚未到達。戚繼光征用大批漁船,載石沉塞港口,調戰船環列烈嶼、宰豬、大沙等澳,對南澳島實行封鎖,切斷吳平海上逃路,準備獨立進攻。戚繼光選擇離吳平老營約30里,海灘平坦,容易登陸的龍眼沙為突破點,分兵3路,同時登陸,每路又分沖鋒正兵和策應奇兵,另設“老營”以督后陣。
九月二十二日,戚家軍在龍眼沙登島成功。立即樹柵立營,建立灘頭據點。吳平乘明軍登岸立足未穩,遣兵2000人設伏,以小股誘戰。戚繼光深知海盜擅于伏擊,擊退小股之敵后并未追擊。
二十五日,吳平主動進攻龍眼沙。戚家軍一面迎戰,一面撒散預制的勸降檄文。吳平黨羽紛紛棄械投降,部隊陷入混亂,戚家軍乘勢猛攻。時俞大猷、湯克寬等分乘戰船300余艘及時趕至南澳島。兩軍會師,聲威更振。吳平退隱深林,伺機遁逃。
十月初四,戚、俞兩軍水、陸夾擊南澳島。戚家軍在宰豬澳登陸后,以3路分進合擊,直搗敵營,吳平倉卒奪船人海,又遭俞大猷水師打擊,僅有800殘寇駕舟40艘出海而逃。俞大猷、湯克寬、傅應嘉跟蹤追擊,直至廣東雷州(今康海)、廣西廉州(今合浦)一帶。
四十五年四月,吳平率殘部輾轉至安南(今越南)萬橋山,終于被戚、俞所部殲滅。至此,東南沿海倭患基本蕩平。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滅吳平之戰的短文】相關文章:
三年級下冊《民族英雄戚繼光》戚繼光的簡介08-01
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民族英雄戚繼光的簡介10-13
《鄭和下西洋與戚繼光抗倭》課程教案07-27
《崤之戰》10-22
勾踐滅吳的教案09-04
五年級語文下冊《赤壁之戰》教學方案09-07
《赤壁之戰》教案07-08
關于勾踐滅吳的教案08-15
勾踐滅吳教案介紹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