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程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
2. 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的意境。
3. 通過朗讀,感受西湖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詩句的意思,有感情地吟誦古詩。
教學難點:感受、欣賞西湖美景,體悟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欣賞西湖四時美景,導入新課。
1.南宋詩人楊萬里也曾到過西湖,并寫下了這樣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看老師把這首詩寫下來。(板書這首詩)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這如詩如畫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風光。
二、讀古詩,知詩意,想詩境。
1.看到同學們自信的神情,我知道同學們肯定會讀會背這首詩了,誰想展示一下?
2.指名學生說詩意。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請大家輕輕打開課本,讀一讀詩文,選擇一個話題,與同桌交流。
我知道了——哪一句詩能讀出這個意思?
我看到了——從哪一句詩看到的?
我想到了——哪句詩讓你想到了?(評價語:你能真會讀書,你真會思考,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你感受很獨特)
3.蘇軾曾這樣贊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論是明媚的早晨,還是絢麗的黃昏,不論是晴雨霧雪,還是春夏秋冬,西湖都是那么迷人。詩人楊萬里眼中,西湖什么時候最美?(六月中)
4.詩人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這贊嘆:啊!
5.詩人用哪一個詞表達了對西湖的獨愛?(畢竟)。(打出原詩)(讀)
6.我們理解古詩,有時需要按現在的語言習慣調整詞語的順序。想一想,可以怎樣調整呢?
讀一讀,哪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你對古詩真有研究,是呀,詩人這樣寫正是為了和仄押韻和更好地表達感情。你能讀出作者對六月西湖的特別喜愛嗎?
7.在詩人的眼中,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請同學們讀讀后兩句詩,六月的景色美在哪兒呢?
8.同學們想一想,無窮碧的蓮葉,青翠欲滴的蓮葉,一個挨著一個,一片連著一片,鋪滿了西湖,我們想到了哪些詞?詩中哪一個詞體現了這一特點?(接天)
接天的蓮葉中點綴著怎樣的荷花?為什么會別樣紅呢?(陽光映照和綠葉襯托)
9.蓮葉是美的,荷花是美的,它們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從眼前一直鋪到天邊,是多么壯觀呀!讓我們再讀一讀,去想象這樣的畫面,去感受這樣的美。(指板書)
三、悟詩情。
學習了詩句,我們再關注詩的題目。從題目中我們讀懂了什么?從題目看,這是一首(送別詩),而從內容看,這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是不是詩人楊萬里沉醉于美景而忘卻了朋友?
四、古詩講究和仄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優美動聽,唱起來也別有一番情趣,現在我們來唱一唱吧!
五、拓展延伸。
- 相關推薦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程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熱機的效率課程的教案設計10-08
《送魏萬之京》教案設計08-10
《惠崇春江曉景》教案03-20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