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檢驗報告單模板
血化驗報告單
1、葡萄糖:GLU正常值3.80——6.10葡萄糖高是糖尿病標志,糖尿病易誘發多種并發癥:
1、腸胃功能紊亂:大便干稀不定;2、眼病:視力模糊,眼底出血、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3、心腦血管病:腦動脈硬化、腦出血、腦血栓、失眠、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動過速等;4、腎病:男性陽痿、女性性冷淡、尿蛋白、腎炎水腫、尿毒癥;5、神經末梢病變:手腳麻木、發涼、神經痛、關節痛等;6、糖尿病足病:下肢潰潰瘍、壞疸等。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的危害主要有:①引起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癡呆,嚴重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②可誘發腦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③一過性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波動,增加了治療的難度。④反復發生低血糖會動搖患者對治療的信心。為了防止低血糖昏迷,糖尿病患者平時注意隨身帶兩樣東西:一樣是“病人卡”,說明自己的姓名、所患疾病名稱、用藥情況、家庭住址等;另一樣就是食品或糖果,必要時吃上以迅速改變低血糖狀態,但千萬注意不要用甜味劑食品治療低血糖。心血管系統功能受損,表現心率加快,脈壓增加,靜息期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大腦皮層受抑制,可發生意識朦朧,定向力識別力漸喪失,嗜睡、振顫、精神失常等,當皮層下受抑制,騷動不安,瞳孔散大,強直性驚厥等,甚至癱瘓,血壓下降。眼睛、腎臟:出現視網膜剝離,眼底出血。使腎血流量減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加重腎損傷害。
2、尿素氮:BUN2.9——8.2尿素氮和血肌酐同是腎功能的兩個最重要的指標,尿素氮數值的高與低反映著腎臟功能的好與壞。血尿素氮高有兩種情況。最常見的是腎功能不全,包括急性腎功能不全和慢性腎功能不全,21.4mmol/L(60mg/d1)即為尿毒癥診斷指標之一。解決尿素氮高,就必須從這種病理原因出發,對因治療才能徹
底。
3、肌酐:CREA59.0__104.0肌酐值比正常值高就叫肌酐高,肌酐包
括血肌酐和尿肌酐,肌酐高一般就指血肌酐高。一般來說血肌酐正常值標準為:44-133μmol/L,當血肌酐超過133μmol/L時意味著腎臟可能出現損傷,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腎衰竭。(133μmol/L以上為炎癥損傷期,186μmol/L為腎功能損傷期,451μmol/L為腎功能衰竭期)。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排出肌酐的多少。腎功能一定要下降到正常的一半水平時,才會引起血肌酐升高。肌酐低是沒有什么大礙。
4、二氧化碳CO220.0——31.0-----血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影響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心臟血管系統、體內酸鹼平衡、氧氣輸送及氣體交換。血液中二氧化碳過少,會引起大腦和心肌血流量減少,使人頭昏腦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越少,發生堿中毒,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過低,再加上堿中毒的影響,易導致大腦缺氧。
5、尿酸UA208__4281.痛風性腎病持續性高尿酸血癥,20%在臨床上有腎病變表現,少部分發展至尿毒,尿呈酸性,有間歇或持續蛋白尿,一般不超過++。約5—10年后腎病加重,進而發展為尿毒癥,約17%—25%死于腎功能衰竭。 2.痛風石 是人體內因血尿酸過度升高,超過其飽和度而在身體某部位析出的白色晶體。如同一杯鹽水中的鹽量超過一定限度后,杯底就會出現白色的沉積物一樣。析出的晶體在什么部位沉積,就可以發生什么部位的結石,痛風病人除中樞神經系統外,所有組織中均可形成痛風石。痛風石引起腎結石,誘發腎絞痛。 3.腎臟病變 尿酸高會引起哪些腎病?大約有20%~25%的原發性痛風患者合并腎結石,其中約85%屬于尿酸結石。結石較大時可有腎絞痛、血尿。約有20%~40%的患者早期可有間歇性少量蛋白尿。痛風常伴高血壓、肥胖、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等,血尿酸濃度降低臨床意義較低,引起血尿酸降低:肝功能嚴重損害尿酸生成減少。如范可尼綜合征、急性肝壞死、肝豆狀 6、總膽紅素TBIL0——20.0----- 膽紅素主要包括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和總膽紅素(TBIL)這三項,其中因為間接膽紅素偏高主要是因紅細胞損壞過多,間接膽紅素偏高容易誘發溶血性黃疸、直接
膽紅素偏高肝臟受到損害易誘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淤膽型肝炎。總膽紅素偏高既是易誘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淤膽型肝炎;也可是易誘發溶血性黃疸。膽紅素主要是由人體紅細胞死亡后形成的,膽紅素偏高是疾病發出的訊息,膽紅素偏高間接的誘發各種肝臟疾病。
7、直接膽紅素DBIL0——6.8------直接膽紅素偏高的危害常有兩種表現形式:1)肝炎性黃疸,此時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都偏高。多見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等。2)梗阻性黃疸,直接膽紅素偏高,多見于肝癌、胰頭癌、膽石癥原發性膽汁型膽道梗阻等。
8、間接膽紅素IBIL0---17.0-----------:膽紅素主要包括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和總膽紅素(TBIL)這三項,其中因為間接膽紅素偏高主要是因紅細胞損壞過多,間接膽紅素偏高容易誘發溶血性黃疸。直接膽紅素偏高主要是因肝臟受到損害,不能很好的運轉直接膽紅素造成的,所以直接膽紅素偏高易誘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淤膽型肝炎。因此總膽紅素偏高易誘發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淤膽型肝炎;也可是易誘發溶血性黃疸。總的來說膽紅素主要是由人體紅細胞死亡后形成的,所以膽紅素偏高通常是疾病發出的訊息,膽紅素偏高間接的誘發各種肝臟疾病,肝臟疾病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是不可忽視的,以大大降低因膽紅素偏高而間接給身體帶來的危害性。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三項都高,一般對身體影響不大,不會傳染,建議清淡飲食,注意休息,定期復查肝功 。膽紅素高的臨床意義 1、直接膽紅素增高:肝內及肝外阻塞性黃疸,胰頭癌。 2、間接膽紅素增高:溶血性貧血,血型不合輸血,惡性瘧疾,新生兒黃疸等。 3、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均增高: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變,中毒性肝炎等。毛細膽管型肝炎及其他膽汁瘀滯綜合
征
9、總蛋白TP64.0__82.0肝臟是身體內制造白蛋白的惟一場所。正常人每天由肝細胞制造的白蛋白為11-14 .7克。肝損害時,白蛋白的合成、細胞內運輸和釋放發生障礙,引起血清白蛋白 減少。 急性肝壞死時,肝臟合成白蛋白能力明顯降低,白蛋白的 降低常于1周后才能顯示出來。輕型肝炎患者白蛋白降低較少或呈中度減少。 重型肝炎可明顯降低, 白蛋白減少是肝硬化的特征。但代償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即使已出現顯著的高 Y球蛋白血癥,當進入肝硬化失代償期時,白蛋白 就會顯著減少。 大多數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僅有輕度升高。如果這兩個值遠遠高出正常值,則應該懷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細胞中,當肝細胞損傷時即逸出細胞外進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升高間接反應肝臟受損的程度。 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漸減少,白蛋白值減少到25g/L以下時,容易發生腹水。肝臟損傷嚴重,病變范圍較大時,可見到A/G比值倒置。A/G正常比值為1.5~2.5:l。病情好轉后白蛋白回升,A/G比值也趨向正常。 血清總蛋白,輕度肝病時一般
10、白蛋白ALB34.0__55.0------偏低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當肝功能受損時,白蛋白產生減少,其降低程度與肝炎的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 2、一般情況下,肝臟疾病患者在肝功能檢查中白蛋白偏低的現象比較常見,因為肝臟疾病患者往往存在肝損傷,導致白蛋白產生減少。因此,肝臟疾病患者要定期檢查白蛋白,根據白蛋白降低程度了解病情輕重,及時進行治療,防止肝腹水、肝硬化等肝臟疾病的發生。 白蛋白高的原因:一:白蛋白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大量出血、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等。 二:此外白蛋白高也可受到飲食中蛋白質攝入量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個體營養狀態的評價指標。有時血液濃縮時可導致蛋白濃度相對增高,腹瀉、嘔吐、高熱時急劇失水也可導致血清中白蛋白濃度
增高,從而引起白一:白蛋白高主要見于血液濃縮而導致相對性的增高,比如:嚴重的脫水和休克,大量出血、嚴重的燒傷、腎臟疾病等。
11、球蛋白GLB20.0__45.0-----------如果僅是比正常值高一點點,可以暫不治療,如果很高,那就不一樣了,得確定有無隱匿性肝硬化存在 ,如已有肝纖維化,那還是需要治療的如果僅是比正常值高一點點,可以暫不治療,如果很高,那就不一樣了,得確定有無隱匿性肝硬化存在 ,如已有肝纖維化,那還是需要治療,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會導致免疫紊亂,即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功能亢進,球蛋白偏高即是由乙肝病毒長期感染所致。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會導致免疫紊亂,即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功能亢進,球蛋白偏高即是由乙肝病毒長期感染所致。
12、白/球A/G1__2.5
13、谷丙轉氨酶ALT0___40.0谷丙和谷草轉氨酶高說明存在肝細胞損傷,一般見于各種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膽疾病。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谷草轉氨酶一過性增高,如運動,進食,飲酒,熬夜,藥物(消藥炎即抗生素,但感冒藥不是消炎藥,要區分開,但是不管是感冒藥還是消炎藥,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谷草轉氨酶高)等。
- 相關推薦
【血液檢驗報告單】相關文章:
公司離職報告單03-19
腹部ct檢查報告單02-15
船舶檢驗計劃范文07-18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
衛生檢驗專業畢業生的求職信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