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生命生命的教學反思
《生命生命》是四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的第三篇,本單元的主題是關注生命。本文針對“生命是什么”而發出質疑,從飛蛾生命的脆弱、從小瓜苗生命的頑強,從自己的心律跳動,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在課上,我并沒有以一個旁觀者的態度從客觀上去解什么是生命;也沒有以一個演講者的身份慷慨激昂地給學生講說著人生的哲理,而是引領學生在和文本的對話中,通過讀去理解,入情入境地使學生懂得了關愛生命、珍惜生命。在本課教學中我在如下方面收獲較大。
一.注重朗讀,在共鳴中積累。
“書讀萬遍,其義自見。”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注重的是結合孩子們的生活實際,不斷地創設情境,讓孩子們反復品讀重點的語句,讓他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如何珍惜生命, 例如:在“飛蛾求生”這個段落中,當學生提出:為什么飛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驚?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掙扎”、“極力鼓動雙翅”等重點詞,在讀中品,在品中悟,悟到了作者對弱小的生命這種頑強生命力的敬意。在學生品讀如何向珍惜生命而做出成績的人學習,學習他們堅強不屈的品質,從而升華文本的主題思想。
二.教學中結合學生自己對大自然中的生命及身邊的人事的感悟進行深入學習。
在教學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在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的過程,學生各自交流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的理解,逐步引導學生感悟生命的意義。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成為課堂的引導者。
三.適當運用資料,加以拓展。
由于學生在課前搜索并整理了資料,讓他們通過名人故事(如文中的杏林子,外國的保爾、海倫凱勒,還有國內的張海迪,亞殘會中的人物等)感受珍惜生命就會活出光彩;讓他們通過自己整理并背誦的名人名言(如關于時間、理想的、讀書的等名言)進一步感受生命的真諦。
語文學科是個語言積累的學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表達語言的表達、引用,培養了學生對身邊事物的觀察,學生的寫作也就會收到好的效果,從他們對課后小練筆情況看,也較以前有了較大的提高。
- 相關推薦
【生命生命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命的意義感想(精選26篇)08-24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
岳飛教學反思03-19
趙州橋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