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六 單 元 整 體 教 學 設 計
設計者: 鎮咸才
教材分析:
愛是明媚的陽光,給人以溫暖;愛使盛開的鮮花,給人以芳香;愛是潺潺的溪流,滋潤萬物的成長;愛是熊熊的火炬,點燃生命的希望。愛是理解,是寬容,還是力量。有關愛的主題在前幾冊里已有所涉及,本冊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間真情”的專題,是為了繼續引導學生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這組教材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兩篇略讀課文和一個語文園地!豆旁妰墒住繁憩F了朋友間真摯的愛,《搭石》體現了鄉親們純樸的愛,《跨越海峽的生命橋》展現了愛的奇跡,《卡羅納》詮釋了愛的真諦,《給予是快樂的》闡釋了愛的哲理。這一篇篇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的課文一定會撥動學生愛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將感受愛,體會到愛的力量,并懂得如何去愛。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3~15課時。其中精讀課文6~7課時,略讀課文2~3課時,口語交際1課時,習作2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1課時,“成語故事”1課時。
單元教學目標預設:
- 品嘗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詞句。
-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部分內容能夠背誦。
-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分析文章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及表現手法。
- 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的感情,體會到人與人相互關愛,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更幸福。
學情分析及策略建議:
“人間最美是真情”,這句話學生聽說過,卻未必深刻感受得到。教學中要強調學生的自身體驗,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多讀、多想、多體會,感受人與人之間純真美好的感情,明白快樂的真諦。在每課教學的最后,可引導學生由課文內容延伸開去,聯系自己經歷過或讀過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元二使安西》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 ||||
教學重點 |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難點 |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揭題、解題 二、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三、理解詩意 四、體會詩境 五、借助詩境,訓練說寫 六、布置作業 | 1.揭題。 2.讀題。 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3.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1.學生自學古詩。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 (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拔鬓o”“盡”。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3.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5.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1.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3.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4.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1.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2.《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 ||||
第 二 課 時 《送元二使安西》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認識2個生字, 會寫2個生字(舍、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背誦課文。 3.感悟詩歌的內容,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4.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 ||||
教學重點 | 1.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 2.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難點 | 想象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導入 二、學習古詩 三、練習 四、課外拓展 五、總結 | 1.師:同學們, 你們還記得《贈汪倫》這首詩嗎?誰來背一背?(生背誦《贈汪倫》) 2.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作者李白為什么寫這首詩。(因為李白要回家鄉去了,汪倫很舍不得他,親自來送他,李白很感激汪倫) 3.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見證一段深厚的友誼吧。 4.師板書課題。(20 送元二使安西) (一)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F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1)師:通過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么解釋? 送元二使安西 送:送別 元二:王維的好朋友 使:出使 安西:安西都護府 (2)強調題目讀法 送元二/使安西 (3)齊讀課題。 (4)師:王維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李白送別的故人是誰。浚虾迫唬 (5)師:同學們的記性真好,現在誰再來介紹一下作者王維的生平呢? (王維 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2.抓字眼,明詩意。 (1)師:知道了詩題和作者,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2)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 渭城朝雨浥輕塵, 渭城(字眼,點明地點):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朝(字眼,點明時間):早上(同朝辭白帝彩云間) 浥:濕潤(注意字型) 輕塵:塵埃(注意“塵”字的“小”沒有勾) 解釋:渭城早上的雨濕潤了道路上的塵埃。 客舍青青柳色新。 客舍:旅店。 新:煥然一新。 解釋:旅店外的綠柳被雨水沖洗得煥然一新。 師小節:這一句詩都是描寫作者當時所看到的景物。 勸君更盡一杯酒, 勸:請。 君:對人的尊稱,表示“你”的意思。 更盡:再飲完。 解釋:請你再喝完一杯酒。 師:從這句詩中,你看見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維和元二喝了好幾杯酒卻還沒離開,看出他們依依不舍)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向西行走。 故人:老朋友。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解釋:等你西行出了陽關就再也沒有一個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師小結:從這一句詩你體會到什么?(詩人與好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3.多誦讀,悟詩情 (1)復習誦讀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古詩,了解了古詩的大意,接下來請同學自己帶上感情,把這首古詩美美地讀一讀,能背誦的同學就背下來。 師:學完古詩,應該做什么呢?(多誦讀,悟詩情)誰還記得誦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小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2)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朗讀的時候不要影響其他小組。 (3)匯報:哪個小組愿意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4)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可以帶上自己的動作。 比比誰的反應快 1.___________________, 客舍青青柳色新。 2.使:________。 3.浥這個字讀________。 4.柳樹的顏色是________。 5.古詩前兩句是寫景還是寫送別的? 6.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同學們反應都很快, 有興趣的下課后自己出幾道題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生自己說說以前學過的或讀過的送別詩)今天我們學習又學了一首送別的詩,這里還有幾句送別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一首簡短的古詩, 往往包含著詩人的不同感情, 希望同學們課后能自己找幾首古詩來反復誦讀, 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生字書寫本。 3.背誦、默寫這首古詩。 | ||||
板書設計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 ||||
教學反思 |
|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搭石》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山洪暴發、間隔、懶惰、俗語、平衡、清波漾漾、理所當然、聯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生動描寫的方法,培養留心觀察、用心感受的習慣。 | ||||
教學重點 |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第2至5自然段,圍繞“文中哪些地方讓我們感受到美”展開交流和討論。 | ||||
教學難點 | 感受鄉親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出示課題: 二、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三、出示掛圖 四、悟情。 | 21 搭石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學生可能會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頭?為什么要搭石頭等相關問題)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出幾個主要問題。 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且在自己讀明白的地方或者讀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1.指名讀課文,相機出示“譴責、俗語、協調有序、人影綽約”等詞,指導讀準字音。 2.誰來讀一讀你已經讀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學生讀到一自然段,相機指導學生勾畫并讀一讀寫搭石的句子。 “看,這就是人們過小溪時踩踏的搭石。就是這一塊塊普普通通的石頭,卻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闭埓蠹以僮x一讀課文,看看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能讓你體會到鄉親們的美好情感,把他們劃出來。 1.小黑板相機出示幾個重點句。 “上了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上了年歲的人為什么會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說感受 抓住重點詞語“無論 只要 一定 踏幾個來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來。) “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當然的事”?舉幾個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事說一說。師歸納:對,像同學們剛才所說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事,都是我們每個人不講任何條件都應該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報的事。那么課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當然的?說說你的感受,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和小組同學演一演。 鄉親們有什么樣的美好情感呢?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 ||||
第 二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感受到了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同學們在上一堂課還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記號,今天咱們繼續學習課文,把你還沒讀懂的地方提出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讀懂“緊走搭石慢過橋” 的俗語,體會景之美。) 二、就在這美麗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塊塊,一排排的搭石,聯結著故鄉的小路,更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到處都洋溢著美好的情感,你們看,一個承諾也溫暖了許許多多面臨重重困難的人們,請大家自己讀一讀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個承諾》。“這是美國東部的—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推銷員克雷斯的汽車壞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區,野地四處無人,克雷斯焦急萬分,因為如果不能離開這里,他就只能活活凍死。這時,一個騎馬的中午男子路過此地,他二活沒說,就用馬將克雷斯的小車拉出雪地,拉到一個小鎮上。當克雷斯拿出錢對這個陌生人表示感謝時,中年男子說:“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他!痹诤髞淼娜兆永锟死姿箮椭嗽S多人,并且將那位中年男子對他的要求同樣告訴了他所幫助的每一個人。6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驟然發生的洪水圍困在一個小島上,一位少年幫助了他。當他要感謝時,少年竟然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我不要求回報,但是我要求你一個承諾……”克雷斯的心里頓時涌起了一股暖流! 三、課文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請自己再讀一讀,然后抄下來。(播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 四、各學習小組自學生字,對容易出錯的字相互提醒。 | |||||
板書設計 |
| ||||
教學反思 |
|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跨越、海峽、桂樹、蒼白、紅潤、移植、談何容易、幸運、臺灣、襲擊、平安無事、期待、突如其來、空曠、暫停、骨肉同胞、血脈親情”等詞語。 2、讀懂課文,理解“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李博士和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感受海峽兩岸人民的血脈親情。 | ||||
教學重點 | 引導學生通過理解骨髓移植對小錢的重要,臺灣青年在余震中捐獻骨髓的危險,以及兩岸醫護人員的奔波勞累,體會“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的含義。 | ||||
教學難點 | 理解“生命橋”的真正含義。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解題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二、復習全文,激發讀書熱情 三、全班交流,深入體會情感 四、想象拓展,練習。 五、總結全文內容,點名主題 | 1.你們見過哪些橋?
1、 再次理解課題 練習:如果你是小錢,你該如何感謝這位臺灣青年,請你替小錢寫一封感謝信 | ||||
板書設計 |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 杭州 —— 血脈親情 —— 臺灣 小錢—— 美好情感—— 年輕人 李博士…… | ||||
教學反思 |
|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卡羅納》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認識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3讀懂課文內容,激發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情感。 | ||||
教學重點 | 引導學生了解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么做的,并交流各自的閱讀體會和感受。 | ||||
教學難點 | 體會卡羅納失去親人時痛苦的內心世界,以及周圍的人是如何通過言行安慰。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引入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三、交流閱讀中的收獲 四、討論 五、拓展 | 孩子們,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愛?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什么?有一個小朋友卡羅納在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為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我們學習《卡羅納》看看大家是怎樣做的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再讀課文,勾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 1.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么? 2.讀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羅納母親去世見到卡羅納的言行舉止,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大家的表現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 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 讀讀“資料袋”并推薦《愛的教育》此書供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愛 | ||||
板書設計 |
| ||||
教學反思 |
|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給予是快樂的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能流利正確地朗讀課文。 2.能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教育學生給予比被給予更快樂。 | ||||
教學重點 | 正確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 ||||
教學難點 | 學生正確理解給予比被給予更快樂的真正含義。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情境導入 二、感知發現 三、感悟發現 四、鑒賞發現 五、質疑問難 六、總結表彰 七、實踐活動 | 1.今天,我帶來幾件小禮物,獎給昨天家庭作業做的好的同學。給學生發禮物,請獲獎者談一談此時的心情。 2.教師小結,得到是快樂的,其實給予更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希望同學們大膽地提出問題,學完課文將根據大家的提問,評選最佳問題和最佳提問人。 1.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評價問題的質量。(估計學生會提出:誰給予誰?在怎樣的情況下給予的?給予了什么?)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針對課題提問時,要抓住關鍵詞“給予”進行思考。 3.學生選擇好的問題朗讀思考。 4.交流,請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新車 坐車、停車 承諾 保羅的哥哥 保羅、保羅 小男孩、小男孩 弟弟 坐車、觀光 給予是快樂的 保羅 小男孩及其弟弟、小男孩 保羅 5.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板書簡要地復述課文的內容。 1.教師引導:哪一個給予最珍貴? 2.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3.交流。指名發言。引導學生展開爭論,在思維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課文。 4.由于給予,圣誕前夜,保羅、小男孩、小男孩的弟弟都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各有什么難忘? 3.學生朗讀思考,并在小組合作中討論。 4.交流,各組派代表發言。要幫助學生打開思維,根據三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豐富、合理的想象。 1.朗讀課文思考:你認為課文在選材、描繪等方面有哪些優點值得我們學習? 2.討論并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可能會提出:人物的語言描述的具體。以此為鍥機,引導學生體會說話的語氣,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 1.學習中遇到哪些不懂的問題? 2.學生質疑,共同討論解決。同時評價問題的質量。從好的問題中小結發現的方法,即不能一有疑就問,應在深入思考后,的確無法解決問題才可以提問,問題要有助于對課文的深入思考。 1.請學生談一談學習的收獲可包括對課文的理解、提問的方法等。(學生可能會提出:我知道了給予是快樂的。以此引導學生填空: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 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讓學生從生活實際中進一步受到助人為樂的教育。) 2.師生共同評選最佳問題、最佳提問人,贈送小禮品,頒發榮譽證書。 本課故事性強,人物角色鮮明,對話較多。讓學生把課文改寫成劇本,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排練,再組織匯報表演,評選最佳小演員。 | ||||
教學反思 |
|
北大附中廣州實驗學校
小 學 部 教 學 設 計
備課時間:月 日
課 題 | 語文園地六 | 計劃 課時 | 2課時 | ||
第 一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1、在交際中能就自己的真實想法發表自己的建議。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 3.習作內容具體,句子通順。 | ||||
教學重點 | 口語交際與習作的指導。 | ||||
教學難點 | 習作指導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口語交際 二、習作 | 1.想一想。 生活中很多時候一定有人幫助過你,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伸出雙手幫助別人。向幫助過你的人表示感謝,向需要安慰的人說些安慰的話。想想該怎樣說,想好后和同學分角色進行模擬對話。 提示:可從家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 2.說一說。 想想為什么接受幫助,你打算怎樣表示感謝;想想怎樣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在小組內跟同伴們說一說,然后再在班上說一說。 3.議一議。 在小組內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怎樣幫助怎樣安慰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4.演一演。 根據小組商量的方案,試著表演一下表示感謝或安慰的過程。 1.觀察《勝似親人》這幅圖,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想想圖中的人物的服飾有什么特點。 2.先在小組內說說他們可能是誰,她們之間可能發生了什么事。語言清晰,句子通順,說詳細一點。 3.在全班交流。 4.把你想到的寫下來。內容具體,語句要通順。 5.選擇一個合適的題目。 6.如果不想寫這幅圖,也可以寫現實生活中自己經歷的事情。 7.寫好后先自己讀一讀,聽聽同學或家長的意見,然后認真修改習作。 | ||||
第 二 課 時 上課時間:月 日 | |||||
課時目標 | 引導學生發現一些理解詞語的好方法,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用“減一減”的方法識字,鞏固對生字的理解。 2.熟讀詩句,嘗試背誦。 3.說說詩的大意。 5、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知道“杏林春滿”的典故。 | ||||
教學重點 | 本單元的知識積累 | ||||
教學難點 | 我的發現 | ||||
教學過程 | 師 生 活 動 | ||||
一、我的發現 二、日積月累 三、成語故事 | 1.讀學習伙伴的話。你發現了嗎?發現了什么? 2.學生自由回答。 3.教師總結:我們可以通過查字典理解詞語,但要了解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還應該把它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里去,即聯系上下文理解。 一、“讀讀認認” 1.自讀生字。 2 齊讀──指名讀 二、“讀讀記記” 1.讀詩句,自讀──指名讀──齊讀 2.說說詩句大意,想象畫面。 三、“讀讀背背” 1.自讀嘗試背誦。 3.在小組里檢查背誦;進行背誦競賽。 1.自學這個故事。 2.把這個故事講給同學和老師聽聽。 3.說說“杏林春滿”“譽滿杏林”成語的意思。
| ||||
板書設計 |
| ||||
教學反思 |
|
-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教案表格式】相關文章: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表格式集體備課語文1~3單元03-19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表內乘法的知識點12-16
最新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課時達標練習題03-19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2-19
語文第四單元教案03-19
西師大版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提升練習題及答案02-10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復習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