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夜》 導學案
《閣夜》 導學案
編寫教師:喬素蓮
一、知人論世
1、寫作背景: “閣夜”,即西閣之夜。這首七言律詩是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冬寓居夔州西閣時所作,是詩人感時、傷亂、憶舊、思鄉心情的真實寫照。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西川軍閥混戰,連年不息;蜀中發生了軍閥的連年混戰,吐蕃也不斷侵襲蜀地,加之杜甫好友李白、嚴武、高適等人相繼亡故,所以杜甫深感寂寞悲哀。一個深冬的夜晚,霜雪初霽,寓居在夔州西閣中的詩人,從霜雪之夜的所見所聞,聯想到當前國家時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飄泊天涯的生活,心情異常沉重,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2、內容提要
全詩寫冬夜景色,有傷亂思鄉的意思。首聯點明冬夜寒愴;頷聯寫夜中所聞所見;頸聯寫超越時空的聯想;末聯寫極目武侯、白帝兩廟而引出的感慨。以諸葛亮和公孫述為例,說明賢愚忠逆都同歸于盡,個人的寂寞就更無所謂了。全詩氣象雄闊,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二、詩歌印象
1、詩歌體裁:從詩體來看這首詩歌屬 ;從內容來看這首詩歌屬 。
2、詩歌的韻律,找出詩歌的韻腳字
3、讀詩歌(節奏、字音、內容)。
閣夜 杜甫
歲暮/陰陽/催短景, 天涯/霜雪/霽(jì)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 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 夷(yí)歌/數處/起漁樵(qiáo)。
臥龍/躍馬/終黃土, 人事/音書/漫寂寥(liáo)。
三、置身詩境
詩歌內容探究,用自己的話詮釋詩歌。 首聯
頷聯
頸聯
尾聯
探究案
1、“歲暮陰陽催短影,天涯霜雪霽寒宵。”這一聯交代了什么要素? 其中“催”“寒”二字既寫景,又蘊含著詩人的人生感受。試作簡析。
2、“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這一聯是千古名句。這一聯寫了幾種感覺?創造了一種什么樣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3、“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這一聯中上一句作者寫了什么?上下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4、“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這一聯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悲慨?
5、概括本詩(思想情感、表現手法)
課外練習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雪霽(jì) 儕輩(qí) 天涯(yá) 懸崖(yá) B、漁樵(qiáo) 掙脫(zhn) 寂寥(liáo) 創傷(chuān) C、朔漠(shu) 回溯(sù) 攻訐(ji) 囹圄(wǔ) D、涇渭分明(jìn) 發酵(xiào) 信箋(jiān) 角色(ju)
2、下列詩句中,無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B、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廖。 C、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D、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下列加點的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歲暮陰陽催短景 景:景色 B、天涯霜雪霽寒宵 霽:雪止
C、人事音書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D、吳楚東南坼 坼:分裂,引申為劃分
4、解釋下列詞語
催.短景. 霽.寒宵 三峽星. 河.影動搖.. 夷歌..數處起.漁樵 人事音書漫.....寂寥
5、默寫本詩
拓展案
6、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歲暮①
[唐]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 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
答
7、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7分) 蝶戀花·出塞
[清]納蘭性德
今古河山無定拒,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 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 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1)這首詞開篇有何特點?(3分)
(2)簡析畫線句的表現手法。(4分)
- 相關推薦
【《閣夜》 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