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與信任的班主任心得體會
任何教育,只有贏得學生的理解和信任,才是有效的。平等的、不帶有優越感的愛,才會被學生真心接受。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具有服務精神的教育,讓學生能夠更多地體驗到溫暖、仁慈、寬容與幸福。
1、 正確認識“暫時有學習困難”的學生
高震東先生在《忠信教育法》提出學生的概念:“學生活的知識,學生存的技能,學生命的意義。”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會學生做人,我們只有正確理解學生的概念和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教育好我們的學生。盡管我們的學生學習基礎一般,有的存在著自信心不足、學習動機弱、需要層次低等“挫折者”的心態,這種心態是他們在學校教育中反復遭到挫折而造成的。導致他們反復挫折的原因很復雜,其中關鍵原因是學校的教育不當。他們與重點中學的學生一樣,都有獲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同樣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能夠達到基礎教育的目標,可以成為有用之材。我們絕不能對他們存在偏見,態度冷漠,情緒急躁,甚至認為不可救藥。我們應分析他們的表現、類型及程度,找出原因,相信落后是暫時的,我們要用成長的觀點來看待學生。無數事實證明,只有不稱職的教師,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2、增強感情投資
要使學生信任老師,老師必須對學生增加感情投資。①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格,態度粗暴、惡語中傷,會極大地刺傷稚嫩的心靈,使它們產生自暴自棄、自輕自賤的心理,情感蒙受巨大的壓抑,從而影響他們健康活潑的成長。②與學生談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應主動地創造與學生心理溝通的方式和條件,講真話、說實話,敢于面對自己工作中的失誤,以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唯其如此,學生裝才會敢說敢進,由懷疑到信任,由他律到自律。③關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基礎差的學生,老師要有深深的愛、濃濃的情,要給學生以贊美,而且要是心與心的,情與情的交融,只有這樣,才能撥動震撼心靈的情感心弦。我班有個學生叫鄒瑞文,上學經常遲到、早退、紀律松懈,貪玩,愛吃零食,上課開小差,作業經常不交,經常看武俠小說。我先后進行四次家訪,與家長共同研究對策,堅持每天與該生談話10分鐘,并幫助輔導功課,一起學英語。一段時間后,該同學思想上受到很大觸動,不但改變壞習慣,而且學習也認真了,期中考試取得較好的成績。
3、加強養成教育
人的行為不僅依賴于其動機,而且取決于他的習慣,良好的習慣的形成,是一個人的完整品德結構發展中質變的核心。如何培養良好的習慣呢?
(1)制訂好行為規范。對高一學生一開學就要以《中學生守則》為 準繩,以《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五個內容具有概括性:①自尊自愛,注重儀表;②真誠友愛,禮貌待人;③遵守紀律,勤奮學習;④勤勞儉樸,孝敬父母;⑤遵守公德,嚴于律己。其教育實施涉及到學校、家庭和社會各個方面,并且《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要慣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實驗證明,對學生日常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對其養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班風,建立優秀的班集體,提高學習成績起很大作用。
(2)創造重復良好行為的情境,堅持有意練習。重復和練習是習慣形成的關鍵。不論是良好的行為習慣還是不良的道德行為習慣,都是靠重復和練習而形成的。長期重復一種行為,就能使這種行為趨自動化,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復會形成穩定的習慣。在有意練習和重復時,要明確練習的意義。如為了使“文明禮貌用語”成為學生的習慣用語,我們讓學生明確意義的基礎上加以練習和重復。現在學生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已成為習慣,對外校教師都能主動問候。
(3)下定決心,自覺地與壞習慣決裂。要根除學生不良習慣,一要靠引導,二要靠患有不良習慣者下同舊習慣決裂的決心。在做法上,應注意兩點:必須知道壞習慣的害處,必須增強克服壞習慣的信心;必須運用各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創造條件并利用人為動作不給重復不良行為的機會。如我班支高泉同學因迷戀電子游戲,學習成績從第8名退到29名,他對此很苦惱,明知電子游戲的害處,就是改變不了打電子游戲的壞習慣。我讓他在班會課發言,他說了迷戀電子游戲的四個害處:①浪費金錢和時間;②學習成績下降;③有害于身心健康;④玩電子游戲會上隱。他說自己對不起教師和父母及同學,隨后他表示要痛改前非。這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高度贊揚了他的誠實,并且要求全班同學對個別同學的不良習慣互相監督,從此以后,支高泉同學再沒有打電子游戲,學習成績就直線上升,期中考試達到全段第二十一名。
(4)形成優良的班集體,使學生在良好的集體風氣中養成習慣。良好的常規與班風,對集體成員的思想、行為的作用是很大的:①他們促使個體對道德習慣的確定、定型;②良好的常規訓練與班風的建立,促使個體對道德行為不斷練習,逐步鞏固;③改造個體與良好集體行為習慣相違背的不良行為習慣。一個先進的班集體,一般都形成或基本形成良好的道德習慣,直接影響集體成員品德習慣的建立;班集體的先進性越顯著,則班風越穩固,對個體良好品德習慣形成的影響就越大。
4、培養興趣
興趣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機,是學生裝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學習興趣,學生裝在學習中產生很大的積極性,并產生某種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天才的秘密就在于強烈的興趣和愛好,由此產生無限的熱情,這是勤奮的重要動力。因此,應當把學生的興趣作為正在形成某種智力與能力的契機來培養。發展學生的興趣,應處理好理想、動機和興趣三者之間的關系,應該培養師生的感情,應該提高教學水平。
5、開展學法指導
進入高一,科目增多,知識容量變大,而對基礎較差,學習習慣差的同學來說,會產生厭學和無所適從的感覺。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一點上,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師協調好,教學中要注重學法指導,如從要求學生制定學習計劃開始,逐步在預習、聽課、復習、作業、系統小結、記憶方法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反復的具體指導和訓練、強化。另外,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使他們在學習上循序漸進、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 相關推薦
【理解與信任的班主任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八大心態的理解與感悟03-20
八大心態的理解和感悟07-10
班主任的工作心得體會3500字02-08
班主任教學工作的心得體會07-24
新班主任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13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