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之歌》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樹之歌》是一篇常識性的識字課文,這篇兒歌,讓學生認識了11種樹木,了解這些樹木的特點,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了解、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并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了人生的道理。
教學時,我是根據兒童詩特點,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讀書、自主識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培養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視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過多種形式如讀書、評價、說話、討論,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本節課大部分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但個別學困生還是學習興趣不濃,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常握不夠扎實,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關注他們的學情,多給他們一些鼓勵,讓他們樹立自信心,爭取每天都能有一點點進步!
- 相關推薦
【《樹之歌》第一課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牛和鵝》第一課時教學反思及評價03-01
樹和喜鵲教學反思(精選18篇)08-07
《橋》第二課時教學反思精選03-13
第一單元種子教學反思03-19
《桂花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2篇)10-15
數學第一輪的復習教學反思(精選10篇)08-28
《讓友誼之樹常青》的教學設計10-09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