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成功》教案
一.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作者獨到而又深刻的成功體驗,學習作者旁征博引的論證方法。
2、通過合作交流,提高學生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3.通過文本學習,理解勤奮的重要性,養成勤奮的好習慣。
二.教學難點
運用文章的觀點分析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時間
四.教學過程
1.導入:由王國維的三種境界說導入新課
2.新授
(1)作者簡介
(2)檢查預習
(3)整體感知,了解觀點
a對成功所持的觀點b對構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
c.討論:作者是怎樣來論述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條件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4)深入理解、運用觀點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于構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材料,看看有哪些發現。
(5)我看成功,拓展觀點
a.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成功”在某些時候,不僅需要天資、勤奮與機遇,還需要”
請同學們替這個省略號補充上你認為成功還需要的重要因素,說說理由。
b.請寫出你自己關于成功的公式
3.布置作業
甲文:成功(6--9)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季羨林(節選)
季羨林被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這是名fù其實的稱號。不過,我想說,他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他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發揚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是“中國的jí梁”。
季羨林留德十年,時間是夠長的,但是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沒有去過其他城市,更不用說是歐洲其他國家了。沒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沒錢,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或者說,還有比旅游更讓他感興趣的事。在他看來,獨自一人暢游在書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遠甚于去高山濱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語言、宗教、碑銘等,對一般人來說,是極其枯zào乏味的事情,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如果季羨林沒有這種好讀書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學生那樣,終日忙于旅游,購物,跳舞,搓麻,談情說愛,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學業上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又怎么會有今日fēi聲中外的學界泰斗季羨林
在這些年里,季羨林一直沉迷于書山書海中,不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健康,也忘記了燕園的風光。
基礎平臺
1.詞語傳真。根據拼音寫漢字。(在字詞演練中夯實你的基礎)
xiàn慕ráo舌不qī而來家yù戶曉
jí梁枯zào名fù其實fēi聲中外
2.文學放飛。文中引用了許多典故,請將下列典故的序號填入相應的人物后面。
A.囊螢B.映雪C.懸梁D.刺股
⑴戰國時蘇秦()⑵晉代的孫康()⑶晉代的車胤()⑷漢代的孫敬()
閱讀沖浪(在閱讀中提升你的能力)
課內文閱讀鏈接:(在運用中拓展你的思維)
3.甲文中成功前的三個條件中,作者強調的是哪個條件,為什么?
4.甲文中“天資”和“天才”各解釋為什么?作者為什么用“天資”,而不用“天才”?
5.甲文中的“韓文公”是指誰?文中引用他的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為了論證什么論點?
6.請寫出兩條關于“成功”的名言。
課外文閱讀連線:(在探究中優化你的學法)
7.乙文“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中的“此”在文中指代什么?
8.聯系生活實際,試分析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9.乙文中,季羨林是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在甲文中關于“成功的條件”的觀點的?
10.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你認為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試舉一例,談談你自己成功的體驗。
-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成功》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優美的漢字》教案(通用11篇)08-22
初中語文德育滲透計劃范文02-27
初中語文《太空一日》的教學設計02-19
初中語文科組工作計劃5篇02-25
初中語文《花木蘭》教學設計(通用5篇)12-04
初中語文教研組工作計劃表范文03-28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