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下冊《我在成長》教學設計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收集從出生到現在的成長證據。
2。能夠測量身高和體重。
3。能夠根據收集的數據繪制身高、體重曲線圖。
4。能夠根據圖表對生長發育情況做出解釋。
5。能夠交流和表達成長變化的特點。
科學知識:
1。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現在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2。知道人體生長發育有兩個生長突增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意識到證據在得出結論中的重要性。
2。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準備:
1.提前從學校衛生室拿來健康卡片。
2.有條件的學校可準備身高體重儀。
3.寫給家長的一封信。
學生準備:
1.從家中帶來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證據,如小衣服、小鞋子、各個時期的照片、出生時的小腳印……
2.沒有身高體重儀的學校,學生要帶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東西替代。
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
談話:你們都收集到哪些證明“我在成長”的證據?(此時可以出課題)學生匯報自己的收集結果。
2、在小組內對收集來的證據進行整理、記錄,展示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變化。
(1)將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長階段,從小到大進行排序;
(2)如果學生帶來小時候的手印或腳印,可以讓他們把現在的手印或腳印畫下來,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們拿來的是小時候的衣服和鞋子,讓他們把這些小衣服、小鞋子與自己現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較,如,測測衣服袖子的長度或鞋子的長度;
(4)出生時身高、體重與現在身高、體重的對比;
(5)食物的對比,小時候只能吃奶,現在吃的食物種類繁多;
(6)其他方面的證據,如展示拿來的乳牙,說說是如何脫落的;讀一讀成長日記中記錄的趣事……
(7)談談了解這么多變化后的感受。
3、測量現在的身高和體重,繪制曲線圖,發現生長過程中的特點。
(1)談話:從出生到現在,我們一直在成長。長到現在身高和體重是多少?我們來測一測。
(2)小組活動:學生分小組進行測量,并記錄下數據。
(3)將健康卡片發給學生,讓學生們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體重數據和測得的數據繪制曲線圖。
4.預測自己長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長。
- 相關推薦
【六年級下冊《我在成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下冊《能量的轉換》教學設計04-30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三年級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07-02
六年級立定跳遠的教學設計02-26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依依惜別情》教學設計(通用5篇)06-27
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教學設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