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工作的心得體會
到鄉鎮掛職已有一段時間,通過耳聞目睹親歷,感受頗多,對鄉鎮工作也有了與以往不同的認識和體會。
一、鄉鎮政權事關黨和國家大業不是官話套話。以前聽這句話,我一定為會認為這是一句官話、套話,人人都能講得出。現在再聽到這句話,心里卻是由衷的認同。為什么呢?我們說,國家政權由上至下分為中央、省、市、縣、鄉,與普通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主要就是鄉鎮一級政權,其他層級都是間接的。在老百姓心目中,鄉鎮干部就代表共產黨,鄉鎮政權就是共產黨。鄉鎮干部作風好壞就代表共產黨的作風優劣,鄉鎮政權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就代表共產黨在老百姓心目的地位。舉個簡單的例子,當鄉鎮工作不得民心時,他們脫口而出罵得肯定是共產黨。所以說,鄉鎮作為基石,基石不牢,地動山搖。鄉鎮工作不得民心,黨和國家的事業就岌岌可危。
二、鄉鎮干部不是一張報紙一杯清茶能過得了關。以前,聽人說,鄉鎮干部是周二才上班,周四就放假,上班常常是一張報紙一杯清茶,清閑得很。到了鄉鎮以后,發現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至少在我目前所掛職的鄉鎮這種現象基本不存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對鄉鎮工作的真實寫照。縣級20多個部門的事在鄉鎮這個“點”上都由鄉鎮負責,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業務的綜合性要求鄉鎮干部要學會當“萬金油”,不論拉到哪個崗位上,抹上去后雖說不能根治,但至少要見效。同時,鄉鎮突發事件較多,防火防汛信訪維穩壓力較大,一年中的很多時間都是24小時待命的.。有時,某項重點任務的攻堅時期,也往往是晚上開展工作的。比如,現在市區到臘口的公交車,要求今年6月底前必須開通。而目前運行的班車車主白天要開車,所以這塊工作的溝通協調工作全部在晚上進行,協調會常常開到夜里11、12點;到戶的溝通簽約工作,也是利用晚上時間到車主家里逐個做思想工作。
三、鄉鎮工作責任很大,權力很小。鄉鎮是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謂守土有責,在鄉鎮范圍內所有的事務,鄉鎮政府都必須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鄉鎮在年初總會拿回一張又一張的責任狀。而鄉鎮的對上“話語權”似乎又很小,他的主要功能就是執行,對于上級政策制定過程中基本沒有話語權。同時,在執行環節,他也缺乏相應的執法權利,比如計生執法權、環衛執法權、拆違執法權,等等。
如何做好鄉鎮工作,我認為首先體制機制要調整完善:
一是下放執法權限。可參考小城市培育試點鎮的政策,對省級中心鎮實行綜合執法,解決鄉鎮“看得到、管不到”的問題,加強鄉鎮政權建設。二是探索鄉鎮對部門的反向考核機制。可探索鄉鎮對部門的反向考核,著重考核政策制度是否充分征求鄉鎮意見、對鄉鎮業務工作指導是否到位、政策是否經常變更調整等,從而促進縣級部門更加深入基層、體恤基層,加強政策的針對性、有效性。三是聯心制度要強化考核。住村聯心是密切聯系群眾的有效舉措,但要進一步取得實效,避免流于形式,還要進一步考核聯心工作的實績,比如駐村干部對村情民情的熟悉程度、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村公共場所建設維護運行情況、村兩委戰斗力情況、便民服務情況、干部作風情況等,并從村干部、黨員、普通群眾三個層次考核。
那么作為一名鄉鎮干部,我認為要做好工作,需從三方面著手:
一是要有真誠之心。鄉鎮是做群眾工作,鄉鎮干部對待群眾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凡事多從群眾角度出發,換位思考。懷有赤誠之心,也能讓鄉鎮干部從多角度去幫助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很多難題會在魚水相融中不知不覺地解決。二是要學會統籌協調。鄉鎮事務繁多,都是一人多崗;鄉鎮突發性事件也比較多,還有上級部門臨時造訪等接待任務,做好鄉鎮工作要統籌協調,確保把握重點,兼顧面上。否則會疲于應付而抓不住重點,或抓住重點而疏忽面上工作。三是要堅持學習。社會的迅速變化,要求鄉鎮干部加強學習,否則很難掌握社會最新情況,更談不上管理。鄉鎮業務跨度大,只有不斷學習各方面知識,才能有效地開展工作。此外,還要加強理論的學習,避免只應付日常工作,而沒有總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