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曲線的方程說課教案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求曲線的方程》。下面我說一說我是如何設計這一節課的。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1. 本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求曲線的方程"是人教版高中《數學》第二冊(必修本)的第七章"直線和圓的方程"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難點之一。它把高中數學中的解析幾何和代數緊緊連在一起,容納了高中數學教學中很多的數學思想,如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等價轉換思想及運動變換思想,這正是高考中重點所要考察的數學思想。另外,本節內容為以后的圓錐曲線內容作了理論和方法上的準備,是解析幾何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章節。
2.教材處理
1)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在函數及其圖像部分已經學習了平面解析幾何的第一個概念—點的坐標,但對什么是解析幾何還很模糊。因此,本節課的教學我插入解析幾何發展的歷史,以小故事的形式簡單講述迪卡爾和費馬是怎樣創立的解析幾何,從而可以提高他們學習本節內容的興趣,適當的調解一下部分同學在接受新知識時,擔心學不好的情緒。用數學家的故事去激勵他們不斷地去開拓,去創新,去探索數學王國里的神奇。
2)教材分析:結合中學生的認知結構特點和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節內容分為兩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學習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步驟,并能根據所給條件,建立適當坐標系,求出曲線的方程。
第二課時主要學習求曲線方程常用的幾種方法:如直接法,代定系數法,相關點法及參數法
3.教學目標的確定
(1) 知識目標:能敘述求曲線方程的一般步驟,并能根據所給條件選擇適當的坐標系,求出曲線的方程。
(2) 能力目標: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轉化,歸納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情感目標: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和團結協作的科學精神。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中,充分的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形成學習數學的積極態度。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求曲線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難點:由已知條件求曲線方程。教學難點中,面臨著三個問題:
(1) 如何建立適當的坐標系?
(2) 如何從形成曲線的幾何條件中尋找等量關系?
(3) 如何將幾何等量關系轉化為曲線的方程。
二、教學方法和手段
(1) 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學生的再創造。教師不能將既有的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應通過精心設置的一個個問題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因此,本節課我采取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 相關推薦
【求曲線的方程說課教案】相關文章:
曲線跑活動教案09-27
打擊樂說課教案02-27
數學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教案03-20
小學寫作課教案03-25
《說“木葉”》教案設計(精選10篇)04-21
趣味語文活動課教案01-30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02-24
數學教學之方程教學反思03-2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案(精選11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