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路生產報告范文推薦
篇一:線路生產實踐報告
一,實驗目的
了解和掌握protel軟件或者Altium Designer系列軟件的應用
使用protel軟件或者Altium Designer系列軟件完成學習板的原理圖和pcb板的設計
學會基本元器件的焊接和電路板的調試
二,實驗原理
AT89S51單片機的內部結構
STC89C52單片機
簡介
STC89C52是STC公司生產的一種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 在系統可編程Flash存儲器。STC89C52使用經典的MCS-51內核,但做了很多的改進使得芯片具有傳統51單片機不具備的功能。在單芯片上,擁有靈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統可編程Flash,使得STC89C52為眾多嵌入式控制應用系統提供高靈活、超有效的解決方案。 具有以下標準功能: 8k字節Flash,512字節RAM, 32 位I/O 口線,看門狗定時器,內置4KB EEPROM,MAX810復位電路,3個16 位定時器/計數器,4個外部中斷,一個7向量4級中斷結構(兼容傳統51的5向量2級中斷結構),全雙工串行口。另外 STC89C52 可降至0Hz 靜態邏輯操作,支持2種軟件可選擇節電模式?臻e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許RAM、定時器/計數器、串口、中斷繼續工作。掉電保護方式下,RAM內容被保存,振蕩器
被凍結,單片機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個中斷或硬件復位為止。最高運作頻率35MHz,6T/12T可選。
特性
STC89C52RC單片機:
8K字節程序存儲空間;512字節數據存儲空間;內帶2K字節EEPROM存儲空間;可直接使用串口下載;
AT89S52單片機:
8K字節程序存儲空間;256字節數據存儲空間;自帶2KB的EEPROM存儲空間;
參數
1. 增強型8051單片機,6 時鐘/機器周期和12 時鐘/機器周期可以任意 選擇,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2]
2. 工作電壓:5.5V~3.3V(5V單片機)/3.8V~2.0V(3V 單片機)
3.工作頻率范圍:0~40MHz,相當于普通8051 的0~80MHz,實際工作 頻率可達48MHz
4. 用戶應用程序空間為8K字節 5. 片上集成512 字節RAM 6. 通用I/O 口(32 個),復位后為:P0/P1/P2/P3 是準雙向口/弱上拉, P0 口是漏極開路輸出,作為總線擴展用時,不用加上拉電阻,作為 I/O 口用時,需加上拉電阻。
7. ISP(在系統可編程)/IAP(在應用可編程),無需專用編程器,無 需專用仿真器,可通過串口(RxD/P3.0,TxD/P3.1)直接下載用戶程 序,數秒即可完成一片。
8. 具有EEPROM 功能
9. 共3 個16 位定時器/計數器。即定時器T0、T1、T2
10.外部中斷4 路,下降沿中斷或低電平觸發電路,Power Down 模式可 由外部中斷低電平觸發中斷方式喚醒
11. 通用異步串行口(UART),還可用定時器軟件實現多個UART 12. 工作溫度范圍:-40~+85℃(工業級)/0~75℃(商業級) 13. PDIP封裝
焊接方法
焊接時,從個頭較小的電阻、瓷介電容等元器件開始。把元器件插入印刷電路板的過孔,并從另一側伸出。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著焊錫絲,右手拿電烙鐵(左撇子可反過來),先在電烙鐵頭上輕輕蹭一點焊錫以便更好的導熱。接著把電烙鐵頭貼到管腳和焊盤之間,等焊盤上的溫度升高之后,一般會看到銅黃色的焊盤表面產生微小的泡泡,這時再把焊錫絲推到焊盤上。由于焊盤溫度已經可以把焊錫絲熔化,所以焊錫絲很快熔化在管腳和焊盤之間,當焊點形成一個較為圓滑、飽滿的錫點后立即把焊錫絲拿走,然后是電烙鐵頭。不一會,焊錫冷卻而即形成一個焊點。
三,實驗過程
使用protel繪出實驗電路的原理圖,然后再生成pcb文件,并進行排版,布線,然后進入實驗室,領取元器件并進行焊接,完成后對電路板進行必要的調試。
篇二:線路生產實踐報告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線路生產實習報告
通信工程學院
學 生:*******
學 號:1219*****
專 業:信息對抗技術
班 級:1208****
指導老師:****************
時 間:2014/6/27
目錄
一、實驗目的 ................................................................................................................................... 2
二、實驗原理 ................................................................................................................................... 2
三、設計過程 ................................................................................................................................... 2
1、單片機I/O口 ..................................................................................................................... 2
2、串口及其電路 ..................................................................................................................... 2
3、供電電路 ............................................................................................................................. 3
4、時鐘信號端 ......................................................................................................................... 3
5、復位端(RST) ................................................................................................................... 4
6、流水燈電路設計 ................................................................................................................. 5
7、七段數碼管顯示 ................................................................................................................. 5
8、蜂鳴器及驅動電路 ............................................................................................................. 6
9、單片機與繼電器 ...................................................................................
.............................. 7
10、按鍵設計 ........................................................................................................................... 8
四、整體電路原理圖 ....................................................................................................................... 9
五、PCB開發板 ............................................................................................................................. 10
六、板子焊接 ................................................................................................................................. 10
七、總結......................................................................................................................................... 11
一、實驗目的
此次實踐可以讓我們了解線路生產的過程和提高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此次實踐,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論知識,并初步了解了8051單片機的構成,同時也對印刷電路的過程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
在整個過程中,要求我們掌握電子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相應工具的操作方法,相關軟件的使用,電路的焊接,查找和排除電路故障。這些都為我們以后的學習打好了基礎。
二、實驗原理
微型計算機簡稱單片機,是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是采用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塊硅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在工業控制領域廣泛應用。從上世紀80年代,由當時的4位、8位單片機,發展到現在的300M的高速單片機。
常用英文字母的縮寫MCU表示單片機,單片機又稱單片微控制器,它不是完成某一個邏輯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個計算機系統集成到一個芯片上。單片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構成,相當于一個微型的計算機(最小系統),和計算機相比,單片機缺少了外圍設備等。概括的講:一塊芯片就成了一臺計算機。它的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為學習、應用和開發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習使用單片機是了解計算機原理與結構的最佳選擇。它最早是被用在工業控制領域。
三、設計過程
1、單片機I/O口
單片機管腳是控制外設或與外設交換信息的通道。I/O是輸入/輸出的意思,單片機的I/O口肩負著控制外設和接收信號的責任。在單片機學習中,理解I/O口是如何在程序的控制下工作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I/O口暴露在單片機的外部,用來與外設的管腳連接。在單片機內部有相應的I/O口電路。
2、串口及其電路
串行接口是指數據一位一位地順序傳送,其特點是通信線路簡單,只要一對傳輸線就可以實現雙向通信,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別適用于遠距離通信,但傳送速度較慢。一條信息的各位數據被逐位按順序傳送的通訊方式稱為串行通訊。串口下載電路如下圖所示。
3
電路 采用USB電源供電,用一個撥碼開關S1實現電源選擇,同時給電源一個附件LED來顯示正在使用的電源狀態,電源電路如下圖所示。
4、時鐘信號端
AT89S51單片機的XTAL1端(19管腳)、XTAL2(18管腳)內部有一個片內振蕩器結構,但仍然需要在XTAL1
和XTAL2之間連接一個晶振Y1,
并加上兩個容量介于20~40pF的
電容C1、C2組成時鐘電路,如圖
所示。單片機上電后,用示波器
可在XTAL1管腳觀察到頻率與晶
振頻率相同的方波信號。
像圖示這種使用晶振配合產生時鐘信號的方法稱為內部時鐘方式。晶振的頻率決定了該系統的時鐘頻率,比如晶振頻率選擇12MHz,那么單片機工作的頻率就是12MHz。根據系統對速度的要求,一般可以選擇1.2MHz~12MHz的晶振。通常我們使用12MHz的晶振。下圖所示即為實時時鐘電路。
5、復位端(RST)
AT89S51單片機的RST端(9管腳)是復位端。當向RST端輸入一個短暫的高電平單片機就會復位,復位后單片機從頭開始執行程序。如果在單片機執行程序的過程中觸發復位,則單片機立即放棄當前操作而被強行從頭開始執行程序。 最簡單的復位電路就是在RST端與電源端之間連接一個10μF左右的電解電容。單片機上電瞬間,電容C3的正極電壓瞬間變為+5V,C3對于這個瞬間的電壓突變相當于短路(隔直通交),于是+5V(高電平)相當于直接加到了單片機的RST端上。正是這個加在RST端的瞬間高電平使單片機復位。很快,電容C3充滿電,在電路中相當于斷路,于是RST端電平由高轉低,單片機隨即開始執行程序。 有時,只使用一個電解電容的復位電路可靠性不高,所以圖中給出兩種較好的復位電路。其中,按鈕開關S1可對單片機實現手動復位,當按下S1時,RST端獲得復位信號(高電平)而使單片機復位,此時無論單片機在進行什么操作都得乖乖的從頭開始執行程序。下圖所示即為本設計電路的復位電路。
- 相關推薦
【線路生產報告】相關文章:
安全生產工作履職情況報告03-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
生產加工實習報告總結和格式范文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