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教科版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學生的創造興趣。
2. 懂得創造中會遇到困難,能夠從失敗中吸取經驗。
3. 培養學生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
活動準備:搜集創造發明的故事。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還記得《充氣雨衣的故事》嗎?創造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我們現在有這樣方便、舒適的生活,都源于人類的發明創造。創造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體會。
二、體驗活動:一筆完成。
1、 我們先來畫一幅圖,同學們數一數,老師一共用了幾筆完成這幅圖?
(老師畫圖,學生數筆畫。)
2、 提出要求:有人能只用一筆完成這幅圖,你能想出好辦法用一筆來完成它嗎?注意筆畫不能重復。
3、 學生嘗試用一筆完成黑板上的圖。
⑴兩分鐘后,請學生停下來,學生說一說在畫圖的過程中用了哪些辦法,不能一筆畫成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可能是:a四個圈各不相連
b圈與直線不相連
……
⑵找到一筆畫不成功的原因,想一想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繼續想辦法,一筆畫出圖形。
4、 交流:沒有成功的同學說一說自己還想了哪些辦法,為什么沒成功;成功的同學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到用這個好辦法,成功地一筆完成圖形的。
5、 教師總結:剛才,同學們都能開動腦筋,并能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際,從中發現問題,找到不成功的原因,不斷改進和完善。
三、揭示課題
在剛才的活動中,同學們經歷了不同次數的失敗,在失敗中探索,找到原因,終于成功了,如果沒有前幾次的失敗,也許你就無法成功,所以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板書)
四、理解“失敗是成功之母”
1.在剛才的活動中,同學們體會到失敗是重要的,在創造過程中,失敗尤為重要。愛迪生是偉大的發明大王,他就是在失敗中獲得成功的。
2.聽故事,談感受。
①教師講述愛迪生的故事
②學生談感受
③學生講自己收集的故事
④讀愛迪生的名言
a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戰勝困難的勇氣
b沒有一千次的失敗,就沒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五、實踐活動,體驗失敗與成功
1、 創造之路是坎坷崎嶇的,充滿著荊棘和峭壁,惟有能挺過失敗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2、 教師:想親自體驗一下失敗與成功嗎?我這有一個難題,請同學們幫我解決。⑴我們的鋼筆經常需要加墨水,挺麻煩的,有時忘了加,更是令人著急,天天帶著墨水瓶,又怕不小心砸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有人提議用“雙膽鋼筆”,你認為這個辦法好嗎?你能設計一個“雙膽鋼筆”嗎?
⑵學生討論。
⑶學生學寫備忘錄。
有個小朋友,設計制作了“警用涼爽型太陽傘”,還寫了備忘錄呢!我們來看一看吧。{讀教科書第16頁的學生作品}
寫備忘錄可以把我們的設計制作過程記下來“雙膽鋼筆”,便于進行總結經驗,更好地改進,它也是我們克服困難的見證。
⑷激發學生制作設計“雙膽鋼筆”的興趣。
一個孩子用半年多的時間專心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啊!他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意志品質正是創造所需要的。其實,我們也可以留下這樣的備忘錄,留下我們創造的痕跡。只要做一個有心人,不怕困難和失敗,我們都可以創造,要勇于嘗試創造;要知道在創造中困難與歡樂同在,汗水與笑聲齊飛。同學們,有信心完成“雙膽鋼筆”的設計與制作嗎?祝你們成功!
六、活動延伸
設計制作“雙膽鋼筆”,并寫好備忘錄。
第二課時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1、 出示課件《小小發明家劉曉夢》的故事。
2、 聽了她的故事,你感悟到了什么?
二、創造廣場,實踐導行
1、 教師:同學們,你們做過“雞蛋撞地球” 的游戲嗎?“雞蛋撞地球”就是在規定的條件下,將雞蛋包裝后讓其從三層樓高處落下,以雞蛋不碎者為贏。
制作材料:生雞蛋一只,包裝材料不限。
包裝要求:雞蛋必須有二分之一以上部分暴露在外,包裹方法不限。
2、 學生分學習小組商討包裝方法,并填寫教科書第17頁:我的創造過程1—3項
⑴我選擇的包裝材料:
⑵我選擇這些材料的理由:
⑶我準備按以下步驟進行包裝:
3、 分學習小組進行游戲。
4、 游戲后,展示自己的創造設計。
5、 填寫:我的創造過程4—7項
⑷在包裝過程中,我遇到的困難是:
⑸我是這樣解決這些困難的:
⑹我的創造設計成功了(沒有成功),原因是:
⑺通過這次創造設計,我的感受是;
6、 以小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參加創造設計的同學談自己的體會,共同分享創造過程中的快樂。
三、說一說,議一議
議一議:有人認為,創造成功了,是快樂的;也有人認為,創造沒有成功也是快樂的,你的看法呢?
四、總結激勵,延伸導行
教師:我們現在有多少發明創造也許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從小培養自己的創造意識:“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
- 相關推薦
【《失敗是成功之母》教科版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總結02-14
鄂教版品德與社會《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3篇)01-07
教科版《宿新市徐公店》優秀教學設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