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㈠目標與任務:1.學習文章精巧的構思和布局 2.探討文本思想情感的現實意義
㈡過程與方法:1.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2.探究作者對小狗包弟的感情變化及其原因
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⒈認識文化革命給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能夠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講真話、敢于自責的精神。3.勇于反省自己,珍惜生命,關愛別人。
二、教學重點:學習文本選材與剪裁的方法
三、教學難點:正確評價作家放棄小狗包弟的行為及其原因。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古人云,一花一木總關情 ,一棵樹、一株花、一只可愛的小動物,都能觸發我們的情感,從而為它憂為它樂,甚至為它傷心落淚,我們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偉大作家就是因當年放棄了一只小狗,有感而發,寫下了一篇感人淚下的文章(板書標題和作者——小狗包弟 巴金)
(二)整體感知,熟悉文本
1、讓學生通讀課文,在熟悉文本的基礎上,簡要介紹一下小狗包弟在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設置這個問題,目的是依據敘事散文的文體特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主要表現在:(屏幕顯示)
(1)是一條日本種的黃色小狗,干干凈凈,而且有一種本領:它有什么要求時就直立起身子,把兩只前腳并在一起不停的作揖——小狗可愛
(2)它不咬人,見到陌生人,在大門口吠一陣,我們一聲叫喚,它就跑開了……但它也只是叫幾聲就跑開了——聽話
(3)有時我們在客廳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會進來作幾個揖,討糖果吃,引起客人發笑——可愛
(4)日本的由起女士訪問上海,對日本產的包弟非常喜歡,三年后,她再到北京,看見我問:“您的小狗怎樣?”
(5)我的愛人蕭珊也喜歡包弟,在三年困難時期,每次到俱樂部吃飯,總要向服務員討骨頭回去喂包弟
(6)我們在廣州的時候,睡房門緊閉,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門口等候我們出來——聽話
總結: 包弟對家人也非常重情重義,家人出門,它就天天守在門口等家人回來,當主人會來時,它的興奮勁特別讓人感動,這讓我想起了日本的八公犬,它在日本是義犬的代表,它幾年如一日,在漫長的等待中默默地死去,非常令人感動(盡量用學生自己的語言來進行總結,屏幕顯示)
(三)自主、合作探究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刻體味作者痛苦、自責的內心情感
1、為什么作者把小狗寫得如此可愛?
提示:為下文包弟的悲慘遭遇埋下伏筆,同時使作者的懺悔順理成章(文章思路清晰,銜接自然)
2、既然如此喜歡包弟,為什么巴金還要把它拋棄掉呢?你贊同他的做法嗎?你怎么看待他的這種做法?
(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組長代表發言,教師點撥)
總結如下(選取三種看法):
⑴同意巴金的做法。俗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何況是一條狗呢?再說巴金也是為了保全家人,和小狗比起來,家人要更重。結合歷史背景,我們知道,文化革命是一個特殊的時期,人人自危,為了保全自己,出賣一條狗又算得了什么呢?比起那些出賣家人,朋友,鄰里的人,我覺得巴金算好的了,我很能理解他的做法,他是不得已而為之。
⑵不同意巴金的做法。小狗包弟雖然只是一條狗,但它也是一條生命,它也有它的生存權,難道只因為它是一條狗我們就有權利剝奪它的生命嗎?這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包弟和巴金及其家人一同生活了七年,從課文中我們能夠感到包弟只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家庭成員,它不僅可愛,而且忠誠,它日日守候主人的歸來,如此的忠誠,最后卻被解剖,我感到很心痛。
⑶我覺得不能用同不同意來回答這樣一個問題。我也不同意巴金的做法,但對他的做法我能理解,巴金這么作是一種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一組同學已經說了,那樣一個特殊的年代,人連自己都保護不了,更何況是一條小狗呢?巴金在十年浩劫中不但失去了小狗,更失去的至愛的人蕭珊,他本身也是被侮辱和被損害的人,我覺得他是很痛苦的,也是值得我們同情的
3、送走包弟后,“我”的心情有怎樣的變化?
提示:小狗送走后,作者的心情先是輕松,繼而沉重,以至自責(輕松——沉重——自責)。輕松是因卸掉包袱,此為人之常情,沉重是一種必然,因小狗的可愛,自己的私心,“自責”是深入反省,由此作者在十三年零五個月過去后,仍記得如此一只小狗,寫下了反省自己,深刻懺悔的文章。
4、一只小狗看似微不足道,可作者卻難以釋懷,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品性(討論)?
根據學生討論總結如下: 從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偉大之處,作者能用愛心去愛一只小狗,并一生為他的迫不得已的做法而懺悔不止,可見他的善良,正直,具有一種追求生命平等的博愛思想。
(四)深挖主旨,體味作者創作意圖
1、巴金的懺悔有什么意義?
教師總結:在文化革命結束后的一段時間里,幾乎沒有人為他們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而巴金作為一個受害者卻站出來懺悔,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力量,他的這種懺悔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引起了人們對“文化革命”的思索,所以作家的懺悔具有喚醒人心的作用。
2、你認為巴金是怎樣的一個人?
“文化革命”中,巴金也是受害者之一,“文化革命”結束后,他勇于反省,對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懺悔,他嚴于解剖自己,敢于講真話,為人真誠正直,是一個值得我們敬佩的人
(五)拓展延伸(時間不夠的話,讓學生課后梳理交流)
相互交流課外搜索的歷史上偉人自我反省和懺悔的例子
示例:
1、魯迅也是一個勇于解剖自己的文學家,他曾經寫過一篇小說《一件小事》,寫了“我”在車夫面前的懺悔。魯迅先生也親口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2、法國思想家盧梭,他寫過一部《懺悔錄》,就真誠地袒露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見不得人的污點
3、周恩來深諳修身自省的真諦,在專為自己訂立的修養要則中,明確提出“要與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確的思想意識作原則上的斗爭”,“具體地糾正自己的短處”
4、俄國偉大文學家托爾斯泰在《復活》里也寫到懺悔。
(六)課堂總結
巴金是現代中國不多的文學大師、思想家之一,他以豐碩的文學成果以及一生坦蕩無瑕、圣哲般高貴的人品,向世人證明了愛心的價值、真誠的偉大,以及天才的光芒,這位“20世紀中國的良心”,他的名字必將與魯迅等人一樣,長留青史,像北斗星一樣在天空閃爍!讓我們記住這位老人并學習這位老人不斷進取的精神和嚴于解剖自己靈魂的勇氣,鑄造一種坦誠真實的人格。
(七)作業設計
課后認真閱讀課文,仔細體會和揣摩巴金在文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以及懺悔意義。
(八)板書設計(由于內容很多,板書設計由投影代替)
六、教學反思
現在一場聲勢浩大的語文課程改革正在轟轟烈烈地進行著,高中語文教學將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該從內容到形式充分體現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有創造型的教學。我執教的《小狗包弟》這篇課文,實踐新課標通過實踐活動,我得到兩點認識:1、以情動人是教學成功的關鍵。2、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其積極參與師生互動,使其真正走入課堂、走進課本、走進作家內心世界,從而共同提高。所以在今后的語文教
- 相關推薦
【《小狗包弟》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小狗包弟》巴金02-19
巴金《小狗包弟》讀后感(精選9篇)10-19
最新《貓》教學設計與反思03-20
教學設計及反思(精選11篇)01-23
《塑料》教學設計反思(精選10篇)05-10
《祖父、后園和我》教學設計與反思06-15
博弈教學設計反思(通用10篇)04-11
我設計的風車教學反思(通用6篇)06-08
《開會啦》教學設計及反思(通用5篇)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