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教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激發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3、能展開想象,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個片段。
3、初步培養“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等自學方法。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繼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感情。
下發“資料卡”,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填寫卡片。
制作PPT
課前談話:
1、隨著第五單元的學習,我們一同打開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大門,欣賞了它蘊藏著的巨大寶藏。你看,第五單元的課文變成了畫面來到我們面前,你還記得他們嗎?(課件出示孔子、老子,盤古和趙州橋的圖片,學生自由發言。)
2、這段時間我們同學還分成小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能簡單交流你們的學習收獲嗎?
3、今天這節課,咱們將繼續感受傳統文化的燦爛輝煌。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件國寶。是什么呢?先看看介紹——課件出示:
她是我國古代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她被宋徽宗稱為“神品”,后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
她曾被無數收藏家和鑒賞家把玩欣賞,是后世帝王權貴搶奪的目標。
她曾經五次進入宮廷,四次被盜出宮,歷盡劫難,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
她就是——
4、看著這些資料,有什么想說的?這節課我們就將通過課文,揭開《清明上河圖》的神秘面紗。
一、初識畫卷,整體感知
1、揭題,齊讀。讀好“名揚中外”。
2、“名揚中外”是什么意思?能給“名揚中外”換個詞嗎?(舉世聞名、世界著名、聞名于世、聞名中外、名揚四海、譽滿全球等)
3、憑什么一幅畫能贏得這么大的名聲呢?讓我們趕緊翻開課文,尋找答案吧!
4、檢查課前預習
① 出示文中的生字,認讀。
②交流課前下發的《清明上河圖》資料卡。
資料卡
畫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歷史
畫面內容
保存情況
歷史價值
相機指導:
“厘米”528厘米就是5.28米。(黑板的長度是4米,比劃《清明上河圖》的長和寬)
“汴梁”強調讀音。汴梁是北宋的都城,其實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當時的汴梁人口達到了140多萬,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
歷史價值:《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這句話非常重要,到底什么意思,隨著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你便會慢慢體會到。
6、小結:同學們,你們的學習本領真強,通過預習就了解了那么多的信息。這些信息,你們都是從課文的哪些自然段找到的?
是啊,第一和第五自然段短短幾句話包含的信息量卻非常大。讓我們將這兩段連起來讀一讀。
有這么悠久的歷史,還有如此巨大的價值,難怪作者說它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二、走進畫卷,感受熱鬧
1、你想不想走進這綿綿長卷,去看一看“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普通百姓的生活場景”呢?讓我們穿越時光,來到八百年前的北宋汴梁街頭。
自由朗讀2——4自然段,走入課文所描述的文字世界,慢慢地看,細細地賞,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提醒學生寫旁注)一會兒我們來交流。
2、各位游客,經過了這一番游歷,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來形容汴梁街頭的情景,你最想說的是——(預設:熱鬧、人多、繁榮……)
3、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劃出課文中的相關詞句。
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A、光是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撐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留著長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擺小攤的攤販,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從7個“有”、“五百多個”、“三百六十行”“……”等處感受人物之多。)
聯系插圖,想象畫中還會有些什么行業?
這真是——(生讀: “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
B、街上有掛著各種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
C、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挑著擔,有的趕著毛驢,有的推著獨輪車,有的悠閑地在街上溜達。
從第四自然段橋北頭的情景看出人多,熱鬧也可。
4、呈現補充資料:《清明上河圖》里共描繪了:
五百五十多個人物;
牛、馬、驢、駱駝等牲畜五、六十匹;
各種樹木一百多棵;
各種車、轎二十多輛;
大小船只二十多艘;
房屋、橋梁、城樓等眾多。
所有生活中有的,在畫卷中都能找到,可以說是——板書:應有盡有
難怪后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
5、齊讀課文最后一句:《清明上河圖》使我們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風貌,看到了當時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你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了嗎?簡單交流。(預設:畫卷內容豐富,應有盡有,真實地再現了北宋時期的市井百態,對后世研究北宋的歷史、經濟、文化、生活起著巨大的作用。)板書:歷史價值
這樣的畫,怎能不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三、細品畫卷,感悟傳神
1、再讀2-4自然段,你還從課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這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交流:
A、“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師(在黑板上畫一個黃豆大小的圓):這就是黃豆大小,就在這黃豆大小的地方,張擇端卻畫出了一個活靈活現的人!讓學生自由抒發感受,從而體會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帶著感受讀。
B、第四自然段(以讀帶悟,感受“傳神”)
a、有滋有味地讀一讀這段話,一會兒我們來交流,這段話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心情怎樣?)(有意思、驚險、可笑……)
b、驚險,刺激,有趣……同學們的感受各不一樣,你是從哪個句子或詞語中體會到的?請你圈劃出來,多讀幾遍。
c、交流感受,讀句子。
驚險刺激(抓住重點詞句:一下子拽住)。
有趣好笑(抓住重點詞:又踢又跳)
師引導:你聽出他哪些詞語讀得特別好?
他又是通過哪些詞語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你的朗讀簡直把我帶入了當時的情景中,你在朗讀時,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畫面?
d、通過剛才的交流,我們發現不但畫面傳神,作者寫得也很傳神,引發了我們的無限聯想。這樣的畫面,有聲音,有情節,有動作,這哪是在看一幅畫啊,簡直就是在看——(電影、動畫片……)
齊讀最后一句:你看,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啊!
隨機指名:此時,你的心情?帶著這種心情讀。
如果你面對的是世博會中國館里那絡繹不絕的外國朋友,你又想怎樣地說這句話?讓我們一起自豪地說——
e、張擇端就是用這樣細膩傳神的畫技,使我們看到了——(齊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板書:藝術價值
此時的我們,不得不由衷地喊出:好一幅——(生:名揚中外的畫)
2、這樣一幅名揚中外的畫,想不想一睹它的風采?準備好,請你細細地欣賞這幅畫,看看能不能從畫中找到你讀到的內容,看到的時候可以指指點點,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輕輕地交流。
(多媒體滾動演示清明上河圖,老師根據場景適當提示:現在我們看到的是汴梁郊外的風景……看到橫跨在汴河上的拱橋了,到橋北頭了…………進入汴粱市區了,這可是畫卷中最熱鬧的地方,你能看到什么;)
四、想象畫卷,遷移運用
1、好看嗎?還想看嗎?這回咱們看兩幅特寫的畫面,你可得睜大眼睛看仔細了。
2、出示兩幅畫面
師:你看,還是這幅畫面,一條大船正準備通過拱橋,橋上的桅桿眼看就要碰到橋梁了,橋上、船上和岸邊的人都在為此忙碌著……
再看,汴梁市區的這家店鋪前圍滿了人,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請你選擇一幅畫面,展開聯想,仿照第5自然段的寫法,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用兩三句話寫下來。
3、交流。
師點評:你寫出了汴梁城里百姓安居樂業的情景;
通過你寫的內容,我看到了汴梁城的繁華和熱鬧;
……
五、抒發情感,運用語言。
1、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么有趣生動的課文,現在你想說什么?可以對張擇端說,也可以說說《清明上河圖》,還可以談談你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識。
2.老師出示小詩,齊讀
歷經風雨八百年,
繁華古都在眼前。
千姿百態眾生相,
盡在綿綿畫卷中。
揚名海外震國威,
驚世絕技人人贊。
絕!
板書:
應有盡有 熱鬧 ------------------- 歷史價值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清楚楚 傳神 ------------------ 藝術價值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上冊《一幅名揚中外的畫》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畫雞蛋教學設計(通用11篇)05-09
《傳神寫照——人物畫》教學設計范文02-26
三年級音樂上冊《放牛山歌》優秀教學設計10-14
三年級上冊巧求周長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