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矛和盾的集合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發明家手持矛和盾,在與朋友對打比賽時,由矛和盾的長處想到了發明坦克。由此說明?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的道理。這篇課文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發明家手持矛和盾,與朋友對打過程中,為了保護自己,由盾想到了鐵屋子;為了進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兩者結合起來,發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講發明的坦克在戰場上打敗敵軍,大顯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發明引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這一道理。作者按發明坦克的過程──坦克的實際應用──從中引發道理的順序敘述。敘事簡潔清楚,用事實說明道理,是本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默讀課文。讀懂本課內容,結合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 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發明家是怎樣發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衛和矛的進攻的優 點合二為一的過程。
2.理解、體會由坦克的發明引發的道理。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用詞串文
1.(事先板書課題)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矛和盾的集合》,齊讀課題。
2.生齊讀課題。
3.出示生詞,開火車讀詞語。
4.誰會把這些詞語串起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字詞教學是閱讀教學的基礎,不可輕視。這一環節的字詞學習層次分明,由字到詞,由易到難。讀詞也要帶著感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感。抓住關鍵詞概括全文的內容是一種概括的好方法。)
二、層層遞進,感悟內容
(一)欣賞誦讀,放大創造成果
1.同學們真厲害!是呀,發明家把矛的進攻和盾的自衛合二為一,發明了坦克(點擊課件,出示坦克的圖片)。坦克在1916年首次沖上戰場,這會是怎樣的畫面呢?我們一起來看看。(點擊視頻)
2.播放坦克首次沖上戰場的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觀看坦克首次沖上戰場的畫面,更直觀形象
地了解到坦克的大顯神威,德國兵的潰敗。也更能深入對第五自然段重點詞句的理解。)
3.從視頻中,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深入引導:
德國兵:潰敗、潰不成軍……
坦克:大顯神威、一往無前、威風、厲害、神氣……)
4.你還看到什么?
5.坦克真是大顯神威啊!
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就是描寫這個情景的?
(生回答,師相機點擊課件出現第五自然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求學生“能聯系
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大顯神威”一詞的理解能為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起到重要的作用。品詞、品句、品讀有機地融合為一體。)
6.讓我們好好地把坦克的威風讀出來!
指名讀、齊讀、想讀的站起來讀。
7.學生齊讀第五自然段。
8.那坦克為什么能如此神威?(二合為一)
(設計意圖:抓重點詞語的理解體會感悟,感受坦克集別人的優點于一身的威力,與文本進一步交流。)
(二)研讀交流,解悟思想方法
1.過渡:你說得真好!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集合的力量!坦克的發明在
這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
(點擊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第一句)
它是源于一場——(引說)比賽。
2.這是一場怎么樣的比賽呀?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想一想。
3.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
(設計意圖:以疑促讀,既把握了課文的命脈,又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感受,維護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使課堂真正成為一個學生思維浪花相互激趣、強烈碰撞的信息交換場。)
4.指名回答。(激烈、緊張、危急)
5.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