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的選擇小學導學案
【教材分析】
本課是繼讓學生了解植物對環境的需要后,了解動物對環境的需要。通過對比實驗,了解蚯蚓生活需要的環境條件。
【學情分析】
蚯蚓,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有時采挖,有時釣魚作魚餌,都接觸到蚯蚓,卻都沒有對蚯蚓的生活環境作總結。因而,本節在聯系生活實際和實驗中,總結出蚯蚓生活生活需要的條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長方形扁紙盒兩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條、干土、濕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小溪里釣過魚嗎?用什么做魚餌?(蚯蚓)在什么地方容易挖到蚯蚓?
2、學生自由發表。
讓我們再通過實驗作進一步了解吧!
二、實驗一: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
1、我們先來研究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該怎樣設計實驗呢?
2、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進行對比實驗,并注意控制條件。
3、出示實驗器材,討論實驗步驟:
。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5條鉆到了黑布下)
總結: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
三、實驗二: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
1、過渡:那么,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呢,讓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實驗,自由發表。
3、教師隨機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較合理的實驗步驟:
。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有9只爬到了濕潤處)
總結:蚯蚓喜歡濕潤的環境。
四、動物對環境的需要和適應:
1、讓學生歸納:蚯蚓適合怎樣的生活環境?
2、過渡:跟蚯蚓一樣,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3、讓學生看課本第11面,說說企鵝、鵝、天鵝、狼適應怎樣的環境?
4、拓展:當環境不適應動物生存的時候,它們會重新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否則它們將難以生存。誰能說說相關的例子嗎?(如老鷹、燕子、黃鱔、老鼠……)
板書設計:
蚯蚓的選擇
黑暗:石板、木頭或樹葉下
濕潤:稻田埂、柴草垛下
土壤肥沃:土壤松軟、糞堆處
- 相關推薦
【蚯蚓的選擇小學導學案】相關文章:
《故鄉》的導學案02-14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鐵的性質導學案09-01
秋天的懷念導學案03-20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
往事依依的導學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