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下冊《南轅北轍》教學設計范文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老師請一名學生向相反方向取黑板擦,學生們會立即發(fā)現(xiàn)老師所指方向有誤取不到。老師追問為什么取不到?
2.在古時候也有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去的地方在南方,偏要往北走,現(xiàn)在我們認識這個人。
二、初讀課文,揭示課題。
1、教師范讀課文,結合預習圈出不懂的字、詞。
2、自由讀課文,把文章讀通讀順。
3、認識理解“轅”“轍”。
教師板書:“轅”“轍”字,請學生觀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都帶車字旁)
課件出示:“轅”和“轍”的圖片,看課件理解“轅”和“轍”的意思。(轅:車杠;轍:是車輪在路上留下的痕跡。)當車往南走時,轅就會指向南方,(板書:南)。而當車往北走的時候,車轍就會伸向北方。(板書:北)。此時完成課題的書寫。
4、指導書寫“轅”和“轍”字。
三、自學質疑,整體感知。
1、自由閱讀,個人質疑。
①可質疑詞句意以及個人想了解的問題。
②個別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朗讀。
2、隨機閱讀,結合課文,聯(lián)系實際理解詞義
詞義:盤纏(路費) 硬要(一定要)
問題:南轅北轍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南轅北轍》中那個坐車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想的?誰想法對?為什么?
3、組織朗讀課文。
①自由讀 ②齊讀 ③指名讀
四、課堂練習。
1書寫生字。
2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
- 相關推薦
【小學二年級下冊《南轅北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下冊教學措施02-20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9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學總結(精選15篇)07-23
小學二年級美術《機器人》教學設計03-15
人音版小學五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學設計02-21
小學一年級美術下冊會搖的玩具教學設計范文06-08
小學音樂《賣報歌》教學設計02-21
三年級下冊《吃西瓜》教學設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