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寫》課堂教學反思
上個學期,我們練習了寫故事梗概,本學期的第五單元又要練習縮寫。梗概與縮寫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怎樣才能讓學生成功地掌握縮寫的方法呢?我望著教材,陷入了沉思。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出了一招:
在學生知道了什么是縮寫、縮寫有哪些要求后,我在黑板上花了一幅畫——一束鮮花。枝干上長著幾朵花,其中有一朵最大、最艷。然后,我引導學生閱讀課本上的范文《〈景陽岡〉縮寫》,并與原文對比,縮寫后的文章哪些地方作了修改。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小組討論后,胸有成竹。此后,我引導學生作答,學生每概括出一點,我就拿畫上的一朵花來代替。慢慢的,畫上的小花消失了,留下那朵最大、最艷的花。“這像被風吹雨打過,孤零零的三片花瓣。”一個學生在底下嘀嘀咕咕。我聽了,一陣竊喜,這就是我要的效果,我還要利用這朵花做文章,因為縮去次要部分后,還得對留下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中間加上過渡語和關聯詞,讓它組成一篇完整通順的文章。我順著這個同學的話,引導學生繼續歸納。
隨著學生的回答,我給這朵花添上了花瓣與綠葉,讓它生機勃勃。學生通過形象地感受,漸漸弄明白了縮寫的方法及技巧,動手的興趣也濃了。
不到四十分鐘,很多學生就完成了這篇文章,細細閱讀,感覺還不錯。
- 相關推薦
【《縮寫》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反思課堂教學09-25
課堂教學反思07-06
《掌聲》課堂教學反思08-31
《雪兒》課堂教學反思07-19
《船長》的課堂教學反思09-24
荷花課堂教學反思10-18
統計課堂教學反思09-28
乙醇課堂教學反思10-07
神鳥課堂教學反思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