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學設計范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2、初步了解用事實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
〖教學重點
1、理解“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的道理。
一、分離有缺點,科學家是如何想的?
1、發明家在想什么?是怎么想的呢?
大家用心讀讀課文1~4節。用心讀就是要邊讀邊思考;翻來覆去讀,翻來覆去想,直到把問題讀懂。
讀完后,嘗試根據下面的提綱說一說發明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思考的:
發明家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仔細考慮了一下: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明家又認真研究了一番: 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結:這個過程,就是發明坦克的過程,就是發明家發明坦克的思考過程。集合是一種想問題的方法,是發明的一種方法,帶著這樣的理解,一起讀題目。
二、運用欣賞和誦讀等方式,放大發明家的創造成果
1、課件出示坦克圖片,邊欣賞邊議論。
2、讀課文第5節,要努力繪聲繪色地讀,以你的聲音表現你的感受。如自豪、驚喜、成功感。
3、“大顯神威”什么意思?聯系第5節課文說說大顯神威的情景?(隨機出示屏幕閱讀補充材料1),這是一段對戰斗場面更具體的記錄,鼓勵優秀學生加大難度從短文中再找找“大顯神威”的情景。
4、這就是坦克的威力,這就是集合的力量。感受著這樣的力量,你想說什么?
出示句式(寫一寫):這樣的集合真(棒、好、妙極了等)—————————。
啟發:仿佛發明家就在我們的面前,你會對發明家說什么?請寫下來。
如:(一個能思考的人,才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
5、小結:感受著這樣的力量,我們全身都洋溢著智慧。
三、用講授和舉例等途徑,理解課文告訴大家的道理
1、我們在為發明家用集合的思考方法發明了坦克而感動、興奮的時候,我們也能閉起眼睛靜靜地想一想,其實有許多新的產品、新的發明創造,甚至大型的建設項目,都包含著這種集合的思考方法。如“水筆”、“橡皮鉛筆”、“小靈通”、“電動自行車”、“高速公路”、電視電話、蛋卷冰淇淋、雞尾酒等。
2、讀文后“泡泡”里學習伙伴的話“我還能用別的例子來說明這句話”。提問:你能舉例說明這句話嗎?
先分組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3、小結歸納:我們應做生活的有心人,處處留心觀察。從你的發現中受到啟發,解決更多生活中的問題。
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內容。
同時板書出示:( )和( )的集合
引導朗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4、總結:集合不僅是一種具體行動,也是一種思考方法,一種人生智慧。對于優勢互補的思想方法,不僅體現在發明創造上,也反映在做事做人的時候,如取長補短、強強聯手。記住“誰善于把別人的長處集于一身,誰就會是勝利者。”你就會收益終身。
四、作業
1、抄寫用詞語很好的句子。
2、搜集一些發明家的故事。在晨會等時間介紹。 難點的理解過程分化為一個一個步驟。
通過讀來感受,常識性課文中的情感體驗。
寫的訓練。
歸結到自己生活。
教師的總結是提升與提煉,升華對課文的理解。
- 矛和盾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矛和盾的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的依據和原則11-10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正數和負數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8-27
《因數和倍數》優秀教學設計(精選6篇)04-17
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教學設計03-03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