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光寺導游詞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新都寶光寺。我是大家今天的導游宋云蝶。大家能在這個炎熱的七月來到寶光寺,定是被它的美所吸引吧。的確,寶光寺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結構完整、環境清幽的佛教圣地之一。好了,耳聞不如目見,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
一
大家一定都希望自己及家人福星高照吧。那就千萬不要錯過眼前的福字照壁了。寶光寺 的福字照壁 的兩旁為“福田廣種,壽域同登”的四字對聯!案L铩保痖T是我們廣種福田的地方,這是從因果上講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四十二章經》講:我們布施百個無依無靠的乞討者,不如布施一個小沙彌。為什么?因為他已發心修善,廣種福田,續佛慧命者!皦塾颉敝柑绞⑹馈H摰囊馑际莿窕藗冋J因名果,廣種福田增福德,和諧社會太平世。照壁背面正中,嵌有一個二尺見方的紅色“福”字,福字照壁由此得名。據說,人們在離照壁幾丈遠的山門口,閉著眼睛,伸出手掌,跨步前行,能摸著“福”字的便有福氣;若能摸著“福田”(福字右下的田字)更有運氣,因為田能生長棉麻稻麥,使你豐衣足食。有興趣的游客還可以去摸一摸,說不定真會被褔光普照哦。
二
好了,各位游客,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在寶光寺的第一大殿——山門殿。此殿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嗯,也許大家會問,這里地處成都平原,一馬平川,怎會有山門之說呢?原因有其二:古時的寺廟大多依山而建,從山腳依次向山頂修建,寶光寺為了體現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所以名為山門殿;另一種說法為“山”通一二三四的“三”,即三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此外,三門一般不隨便開放,只有地位之尊之人才可開門迎接。好,請抬頭向上看。大家頭上的這塊匾——寶相光明 ,此匾作者為國名黨元老于右任,他巧妙地將“寶光”兩字嵌入其中,寓意深刻。再看看兩邊的哼哈二將,他們神情肅穆,忠于職守。請大家繼續往前走,然后往兩邊看,左側的這位為明兩朝首輔楊廷和,也是楊升庵的父親:右側的這位為楊升庵,可謂是咱們新都人民的驕傲了,他23歲高中狀元,在文學方面造詣頗高,如我國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就出自他之手。但他因“議大禮”事件被流放云南,其也用淵博的學識為少數民族地區傳播中原文化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
游覽完山門殿,那么,我們現在來到的是天王殿。天王殿建于清同治二年.大家抬頭看看頭上刻有“一代禪宗”的牌匾,請注意這個“代”字,不同于我們生活中的寫法,它點點在了下面,為何?這就好比河南承德避暑山莊的“避”字一樣,是作者鄧錫侯即興創作的,不過,我們也可理解為鄧錫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往中間瞧瞧,彌勒佛笑迎八方客,多么和藹呀。大家在看看兩邊的對聯“何處此身容入座,與君相見又前緣”,的確,能相聚在一起,實屬不易呀。好,請大家往四處看,映入您眼中的是四大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個時代,各地寺廟所塑的不完全一致,F在寶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為:東方持國天王,白臉,抱碧玉琵琶,彈琵琶調弦,職調;南方增長天王,青臉,持青光寶劍,舞劍生風,職風;西方廣目天王,紅臉,握混元珠傘,撐傘避雨,職雨;北方多聞天王,黃臉,托黃金寶塔,塔鎮妖魔,使其歸順,職順。因此,在科技落后,靠天吃飯的封建社會里,人們祈求“護世四天王“保護世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后面的為尊勝幢。它有八面,寓意著八方富饒。曾毀于正德年 ”。間,又在同治二年修繕完整。
四
現在佇立在我們眼前的是有“東方比薩斜塔”之稱的舍利塔。寶光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舍利塔則是寶光寺的`標志性建筑,建于唐僖宗時,距今有千余年歷史。它位于該寺天王殿與七佛殿之間,現存為方形密檐式十三級,高約30米,每級四面各嵌佛像3座。全塔共有銅、石、玉雕造的佛像140尊,塔底護以石,底層正面龕內塑釋迦牟尼座像。每級翹懸銅質風四個,舍利子十三粒。 相傳在唐僖宗年間,他曾為了躲避黃巢起義而住進了寶光寺。一天夜里,他久久不能入睡,在夜里看見下放出祥光,于是命人掘地三尺,挖出了13顆舍利子,遂改寺名為“寶光寺”,名此塔為“無垢凈觀舍利塔”。大家再仔細看看塔身,會發現從第七層開始塔微微向西傾斜。在1999年,江澤民來寶光寺參觀時,也同樣發現了這一點。不知是 冥冥注定,7月,就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政治決策。另外,此他也保留了我國早期寺廟建筑中“寺塔一體,塔居中心”的典型布局,,體現了寶光寺作為長江上游四大古剎之一的重要地位。
五
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七佛寶殿。寬五間,深四間,單檐 歇山式,殿前檐柱下有兩個浮雕盤龍 石礎,是寺內唯一的唐僖宗時的遺物。明代 狀元楊升庵曾以此礎題詩曰:唐帝行宮有露臺,礎蓮幾度換春苔,軍容再向業狩,王氣遙從駱谷來。萬里山川神駿老,五更風雨 杜鵑哀,始知蜀道蒙駕,不及胡僧渡海杯。殿內三龕高五十公分的 須彌座上,供世間慶大威德自在光明如來、多寶如來、 寶勝如來、妙色身如來、廣博身如來、離怖畏如來、阿彌陀如來等七佛立像,分別高4.4米和3.1米,神態壯嚴,造型宏偉,有較高藝術價值。佛龕前供1.36米 漢白玉座臥佛,系1991年 緬甸佛教徒捐贈。此殿為清 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真印和尚募建。里面供奉的是釋加牟尼及他的六位老師。各位游客,由此可見,尊師信道在古代也就有了并傳播下來。
六
如果說心臟對人的重要不言而喻,那么,大雄寶殿對一座古寺的重要性也顯而易見。我們現在就來到了寶光寺的核心——大雄寶殿。大雄寶殿高五丈,廣五楹,面積七百平方米,清笑宗印密初建,乾隆年間恢章和尚改建,道光年間妙勝和尚重建。全殿用四十二根石柱支撐,雄偉壯嚴。殿中供奉釋迦牟尼佛。位于最中間的這幅對聯很有名--世外人法無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這意在告訴我們:人只是萬物中的一員,要心懷友善,上善若水。
七
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在藏經樓。藏經樓全寺最大的一座殿堂,高17米、寬40米、深18米,全是石柱支撐,為該寺杰出建筑之一,清道光年間妙勝和尚修建。上為藏經樓,貯有 敦煌藏經四十三冊, 房山石經二十二冊,北藏經和頻伽藏經各一部,共七百二十八函,七千二百八十卷。殿中供千手 觀世音菩薩像。四壁有諸天畫像,畫工精細,充分體現了清代藝術風格。藏經樓樓下為說法堂,乃歷代方丈說法處。此外呢,這里還藏有貝葉經,貝葉經與優曇花、舍得子并稱為“寶光三寶”。因此可見,咱們寶光寺是一個文物豐富的佛教圣地。
八
來到寶光寺,最為普遍的一件事就是數羅漢了。各位旅客,別急,我們現在正處于羅漢堂,看到了嗎,這里共有577尊羅漢羅漢堂建于 清咸豐元年(1851年),內塑佛、菩薩、祖師59尊,羅漢518尊,每尊高約2米,造型優美,彩繪貼金,千姿百態,妙趣橫生。它是我國 羅漢堂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 泥塑羅漢堂。寶光寺文物眾多,著名的有南朝 梁武堂大同六年(1540年)的千佛碑;唐開元二十九年(741年)的施衣功德碑,唐僖宗行宮遺礎,元代金銀粉書《 華嚴經》、明永樂年間的“尊勝陀羅尼”石幢,清代《大藏經》、玉佛和 石刻舍利塔,以及被稱為“鎮寺三寶”的舍利、貝葉經和銅優曇花等。各殿堂掛金匾176塊,嵌碑刻24通,石柱刻楹聯76副,陳列古代工藝品和名人字畫400余件,烘托了寶光寺的歷史文化氛圍。
寶光寺羅漢堂是 中國現存四大羅漢堂(另三處在 北京碧器寺、 蘇州西園寺、 武漢歸元寺)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泥塑羅漢堂。它以 塑像奇巧多姿而揚名天下。每天都有許多中外游人和佛教徒到羅漢堂參觀、朝拜、探尋佳趣。
寶光羅漢知多少有人說,寶光寺的羅漢是數不清的。因羅漢堂建筑結構奇特,塑像縱橫交錯,道路四通八達,宛若一座迷宮。前來數羅漢的人往往又為千奇百怪的塑像所吸引,邊數邊看,數來數去,結果總不一樣。若要數清羅漢堂共有多少塑像,必須知道它的建筑結構。
羅漢堂為抬梁式木石構架的正方形建筑,九進九楹,占地一千六百平方米。因內有四個天井,故其平面呈“田”字形。羅漢堂中央,屋面作穹窿狀升起,寬闊的空間矗立著一尊高約六米,有二十八個頭、五十六只手、一百九十六只眼的 觀音塑像。其他塑像圍繞“田”字,內外四層,中以“十”字相連,使得通道回環曲折,更覺堂內氣象宏深、變化莫測。但是,塑像的安排很有規律。它以進門 的孔雀明王、中央的 觀音菩薩,里壁的三身佛為中軸線,左右對稱,前后呼應,內外協調,每層每排均有定數。
羅漢堂內塑像到底有多少?按照常人習慣,都說是五百尊。但是,當以三身佛左側的“第一阿若橋陳如尊者”數起,由外層到內層,一直數到“第五百愿事眾尊者”后,還剩下居于“十”字上的三佛、六菩薩、十八羅漢 、五十祖師。故塑像共計為五百七十七尊。好了,大家快去數數吧。數的方法是數虛歲哦。
后記總結
感謝各位游客今天能聽我講解,我的說辭不是特別好,還望大家多多包涵。希望寶光寺給大家帶來的感受不會讓大家失望,再次感謝大家來到新都,來到寶光寺。謝謝。祝大家旅行愉快。
宋云蝶
【寶光寺游覽導游詞】相關文章:
黃山游覽導游詞2000字12-28
頤和園游覽導游詞怎么寫12-24
豫園游覽區英語導游詞01-13
外灘游覽區概況導游詞12-28
游覽動物園01-06
游覽白水寨-六年級01-14
人生是場荒蕪的游覽,冷暖自知隨筆12-05
劉公島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7
盤山導游詞-導游詞范文12-27
瘦西湖導游詞_江蘇導游詞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