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原文】:肉顫心驚
【標準發音】:ru chàn xīn jīng
【繁體寫法】:肉顫心驚
【肉顫心驚是什么意思】: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肉顫心驚成語接龍】:親如骨肉 → 肉顫心驚 → 驚世絕俗
【用法分析】:作謂語、賓語、狀語;形容人極度驚懼恐慌
【讀音預警】:注意多音字:顫 ① chàn 顫動 顫抖 ;② zhàn 顫栗 打顫。
【出處說明】:《三國演義》第九回:“吾近日肉顫心驚,恐非吉兆。”
【對應近義詞】:肉跳神驚、心驚肉跳
【肉顫心驚的'造句示例】: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路上發生的事使這六位乘客肉顫心驚,猶有余悸。”
1、珂賽特聽了好不心驚肉顫。
【肉顫心驚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成語及解釋07-31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28
形容夏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13
關于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24
瘠己肥人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10-19
疑神疑鬼成語解釋02-08
安如太山成語解釋02-02
冬扇夏爐成語解釋02-02
逐新趣異成語解釋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