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來軫方遒
【成語】:來軫方遒
【拼音】:lái zhěn fāng qiú
【簡拼】:lzfq
【解釋】:軫:古代車后的`橫木,指稱車子;方:正;遒:健,有力。相繼而來的車子正在有力地行進。比喻人事的先后相繼不斷。
【出處】:《后漢書?左雄等傳論》:“往車雖折,而來軫方遒。”
【示例】:則政府自必一秉夙誠,力圖斡濟,~,泯棼何極!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一百七回
【近義詞】:
【反義詞】: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來軫方遒 成語接龍
【順接】:遒文壯節
【順接】:來軫方遒
【逆接】:白往黑來 北去南來 悲從中來 不請自來 乘興而來 觸處機來 春去冬來 春去夏來
【逆接】:來之不易 來之坎坎 來勢洶洶 來歷不明 來去分明 來去匆匆 來去無蹤 來回來去
【來軫方遒的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食物從何處來》名詞解釋(網友來稿)12-06
半畝方塘如何引得活水來(教師中心稿)12-06
成語解釋 備課資料(人教版八年級)12-06
關于一個解釋的解釋12-06
也的意思解釋07-30
《師說》詞句解釋12-06
《大學》全文及解釋12-05
莊子《田子方12-06
《學會解釋》教學設計05-09